液晶模组及其驱动板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048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晶模组中驱动板的固定结构,包括液晶面板、背板、驱动板以及连接软板,所述连接软板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液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驱动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背板间隔开。上述液晶模组中驱动板的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固定支架,使装配后的驱动板相对背板间隔开具有一定的间距,即便背板上有雾气冷凝水滴出现,由于固定支架的间隔而不易流至驱动板上,不易导致驱动板短路烧机现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中的液晶模组,尤其涉及液晶模组中驱动板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液晶电视领域中,液晶模组是液晶电视中的不可或缺的部件。请参阅图I,液晶模组的基本结构包括背板11、背光模块12、胶框13、液晶面板14、驱动板(又称source板)15以及连接软板(又称柔性C0F) 16。其中,背光模块12包括LED背光光源和导光结构,目前最常用的是侧光式背光模块。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具体结构包括散热铝型材、LED灯条、导光板、数枚光学膜片等。所述液晶面板14设置在背光模块12上方,通过背光模块12为其提供光线。液晶面板14与背光模块12之间设置有所述框胶13。所述驱动板15设置在背板11的底面上,且通过所述连接软板16与所述液晶面板14电性连接,驱动板15上布置有驱 动电路,以对液晶面板14进行电性控制。现有技术中,驱动板15 —般通过螺钉铆合定位的方式固定在背板11上,由于使用环境的变化,经常出现由于积水或雾气冷凝导致背板11的底面易形成积水,积水会通过背板11流至驱动板15上,尤其由于驱动板15与背板11通过螺钉铆合连接,会造成积水烧坏驱动板15上的驱动电路,导致电视烧机现象。因此,驱动板15这种通过螺钉铆合定位的固定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从品质角度来说,存在一定比率的烧机现象,影响了企业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积水损坏驱动板电路的液晶模组及其驱动板的固定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晶模组中驱动板的固定结构,包括液晶面板、背板、驱动板以及连接软板,所述连接软板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液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驱动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背板间隔开。一种液晶模组,包括背板、背光模块、液晶面板、驱动板以及连接软板,所述背光模块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一表面上,所述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块上方,所述连接软板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液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板上设有驱动电路,所述液晶模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与所述背光模块相对的另一表面上,所述驱动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背板间隔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液晶模组中通过设置固定支架,使装配后的驱动板相对背板间隔开形成一定的间距,即便背板上有雾气冷凝水滴出现,由于固定支架的间隔而不易流至驱动板上,不易导致驱动板短路烧机现像。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的液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液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背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固定支架装配到背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驱动板装配到固定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驱动板装配到固定支架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晶模组包括背板21、背光模块22、胶框23、液晶面板24、驱动板25、连接软板26以及固定支架27。所述背光模块22设置在背板21的一表面上,所述液晶面板24设置在背光模块22上方。所述框胶23设置在液晶面板24与背光模块22之间。所述连接软板26设置在液晶模组的边缘,并将所述驱动板25与所述液晶面板24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板25上设有驱动电路,以对液晶面板24进行电性控制。所述固定支架27安装在所述背板21上与所述背光模块22相对的另一表面上。所述驱动板25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27上。所述背板21具有底壁211和侧壁212,侧壁212与底壁211边缘相连并垂直于底壁211表面。所述背光模块22可为现有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包括散热铝型材、LED灯条、导光板、光学膜片等。所述液晶面板24可选择为TFT面板,其设置在背光模块22上方,通过背光模块22为其提供光线。所述连接软板26可通道导电胶压合的方法将所述液晶面板24与所述驱动板25电性连接。请结合参图3,所述固定支架27包括底板271和形成在底板271两侧的两个侧板272。两个侧板272的顶部分别相向地形成有一折缘273,从而使得在底板271、侧板272和折缘273之间共同形成一夹持槽274,用以收容所述驱动板25。其中一个折缘273 (例如上部折缘273)呈楔形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即该上部折缘273的顶面朝向底板271的表面倾斜,其从连接侧板272的一端至末端厚度逐渐变小,以便于驱动板25装配,使得驱动板25在装配时,通过先将驱动板25的下端套入下部折缘273与底板271之间的间隙,然后将驱动板25的上端下压,则驱动板25的上端易于压入至该楔形的上部折缘273与底板271之间的间隙,使驱动板25容易卡设进入夹持槽274内,使驱动板25可稳定地安装在该固定支架27上。液晶模组中通过设置固定支架27,使装配后的驱动板25相对背板21之间间隔开具有一定的间距,即便背板21上有雾气冷凝水滴出现,由于固定支架27的间隔而不易流至驱动板25上,不易导致驱动板25的短路烧机现像。为了进一步地确保驱动板25上电路的绝缘效果,所述固定支架27优选选用塑料材质制成,以提升隔绝效果。因此,利用塑料固定支架替代传统的铆钉锁附固定方式,防止了由水滴引起的驱动板25上的电路短路现象。为了加强固定支架27设置在背板21上的固定效果,固定支架27的底板271与背板21贴设的背面上可涂覆有粘胶,用以将固定支架27粘接至背板21上。或者,请参图3和图4,为了加强固定支架27设置在背板21上的固定效果,所述固定支架27的底板271的背面(即与背板21接触的表面)进一步凸设有两个卡柱275。背板21的底壁211上对应地开设有与所述卡柱275对应套设的卡持孔213。两个卡柱275的大小不相同,为一大一小;对应地,两个卡持孔213的大小也不相同,也为一大一小。两个卡柱275对应套入两个卡持孔213内。请参图5、图6和图7,为固定支架27装配至背板21上以及驱动板25进一步装配至固定支架27上的结构示意图。装配时,固定支架27的两个卡柱275分别套入背板21 的两个卡持孔213内;驱动板25装入至固定支架27上的夹持槽274内。装配后的驱动板25与背板21之间间隔开并形成有间隙251,该间隙251可大于1_,间隙大小可以视固定支架27的厚度而定,如此驱动板25与背板21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即使背板21上有雾气冷凝水滴出现,也不会使驱动板25上电子元件如电阻与水滴接触导致短路烧机出现。上述液晶模组中驱动板的固定结构,通过设置固定支架,使装配后的驱动板相对背板间隔开形成一定的间距,即便背板上有雾气冷凝水滴出现,由于固定支架的间隔而不易流至驱动板上,不易导致驱动板短路烧机现像。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模组中驱动板的固定结构,包括液晶面板、背板、驱动板以及连接软板,所述连接软板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液晶面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驱动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将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背板间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达成姜峰李小峰李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