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小断距断点的散射波叠前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90383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27
识别小断距断点的散射波叠前成像方法,应用于地震勘探中反射地震资料处理,是识别地下地质构造微小断层的地震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断层的断点散射波,对常规反射波偏移难以识别的断距小于1/4波长的断点单独成像。该方法利用现行的反射地震资料,在叠前偏移计算中通过压制发射波能量,且利用断点散射波的极性反转特征,实现小断点的单独成像。以叠前时间偏移为基础,通过对单炮资料偏移生成角道集并切除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菲涅耳带,实现剔除发射波。该方法能精细地指示地下构造的小断层、断点,从而可更好地认识地下油气的运移和封堵,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有重要应用价值。显著提高地震勘探方法对地下深部裂隙和断层的识别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震勘探中反射地震资料处理
,涉及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叠前偏移成像技术范畴,是一种能识别常规偏移方法难以明确区分的地质构造微小断层的偏移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气勘探中,对小断层、小断裂的准确识别,是认识油气疏导体系,进而识别有利储层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地震勘探中反射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提高偏移成像的分辨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努力目标。现行的地震资料偏移成像方法均是利用地下界面反射波的正确归位实现成像。界面反射波实质上是多个散射点散射波的叠加结果,其特征是对一个入射波,其对应的反射 波仅沿一个方向射出。为提高地震偏移成像的分辨率,已发展了许多方法,包括成像叠加剖面的谱白化反褶积、非稳态反褶积、基于统计假设或测井资料的各类拓宽频带技术、反Q滤波、粘弹性叠前深度偏移等。各类方法的核心都是通过提高地震波频带的上限,使得归位的反射波同相轴变的更细,从而提高对薄层、断层、小裂缝的分辨率。尽管此类努力已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地震波频带高频端的提升总是有限的,尚不能满足油气勘探和开发对小断层识别的需要。实际上,在地表记录的反射地震资料中,除常规地震偏移方法利用的界面反射波夕卜,也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识别小断距断点的散射波叠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用单条拖缆或测线的采集方式记录人工震源激发的反射地震信号,记录到磁带上;步骤B、从磁带上读取地震信号,形成叠前地震资料,对叠前地震资料做常规噪音衰减处理;由沿测线方向和深度方向构建一二维剖面,对地震资料使用二维处理方法;针对部分共中心点,抽取共中心点道集,对抽取的共中心点道集作常规的动校正速度拾取,对所得到速度的倒数值做横向平均,将得到的横向均匀的速度场作为初始偏移速度;步骤C、依据初始偏移速度,用常规叠前时间方法进行偏移计算,形成共反射点道集;步骤D、对共反射点道集,利用初始偏移速度做反动校,再做动校正得到更新后的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锋张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