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拉式直拔装置,由直拔头、反力架、压力传感器和加力机构组成,所述直拔头包括提拉杆和连接在提拉杆下部的拉拔头,所述拉拔头包括提升块、顶升螺套、固定盘、卡爪和连杆机构,所述提升块螺纹连接在提拉杆上,所述顶升螺套螺纹连接在提升块下方的提拉杆上,所述固定盘通过第一轴承套在顶升螺套外侧,并且固定盘上均布有至少三个固定盘连接杆,所述卡爪位于固定盘的下方并且与固定盘连接杆的数量相同。本装置在拉拔混凝土芯样时,随着拉拔力的增大,抱紧力也会随之增大,所以不再会出现混凝土芯样被夹碎或从机械直拔头中滑移脱落的情况,本装置采用杆件组成,装置重量可以减少,使用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拔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特别是一种直拔装置(也叫拉拔装置)。
技术介绍
最初的直拔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是粘接直拔,即在混凝土被测构件的结构面上钻成混凝土芯样(一般为? 38mm、 44mm或? 49mm,深度为38mm、44mm或49mm),采用吹风机吹干,然后用粘接剂(一般为环氧树脂)将碗型的拉拔头与混凝土芯样粘结在一起,再将碗型的拉拔头与直拔装置连接,直拔装置在反力架的作用下将混凝土芯样拔出,同时测得拉拔强度,最后根据测得的拉拔强度推定混凝土被测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虽然粘接直拔具有许多优点,但还存在以下的缺点1、操作步骤繁琐,比如需要采用粘结剂将拉拔头和混凝土被测构件进行粘结,还需要将混凝土被测构件钻缝冲洗、风干,待粘结剂硬化后,才能进行直拔试验。2、操作时间长,这是因为要对被测构件进行烘干后才能粘接,粘结后还要等到环氧树脂到达一定强度后才能拉拔(粘胶硬化还受环境温度影响),所以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比较长。3、粘胶存在环境污染,尤其是对拔出的拉拔头进行加热清渣,这个过程产生的污染更为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2182847的中国技术专利和公布号为CN10250731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各提供了一种机械直拔头,这两种机械直拔头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粘接直拔所具有的问题。但这两种机械直拔头又存在有其它的问题,那就是这两种机械直拔头套在混凝土芯样上时,需要拧紧,而拧紧力是预先施加的,不会随着不同混凝土的强度而变化,所以机械直拔头在抱紧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芯样时所具有的抱紧力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高强度的混凝土芯样与低强度的混凝土芯样被施加的抱紧力是相同的,而与此同时,机械直拔头对高强度的混凝土芯样和低强度的混凝土芯样的拉拔力却又是不同的,因此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混凝土芯样的强度低而抱紧力大,混凝土芯样会被机械直拔头夹碎;2、混凝土芯样的强度高而抱紧力小,混凝土芯样会从机械直拔头中滑移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着拉拔力的增大,抱紧力也会随之增大的动态变化的提拉式直拔装置,要解决传统的机械直拔头在拉拔过程中容易将混凝土芯样夹碎、或使混凝土芯样从机械直拔头中滑移脱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拉式直拔装置,由直拔头、反力架、压力传感器和加力机构四部分组成,所述直拔头包括提拉杆和连接在提拉杆下部的拉拔头,所述反力架、压力传感器和加力机构由下至上顺序套在拉拔头上方的提拉杆上,并且加力机构还与提拉杆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头包括提升块、顶升螺套、固定盘、卡爪和连杆机构。所述提升块螺纹连接在提拉杆上。所述顶升螺套螺纹连接在提升块下方的提拉杆上。所述固定盘通过第一轴承套在顶升螺套外侧,并且固定盘上均布有至少三个固定盘连接杆。所述卡爪位于固定盘的下方并且与固定盘连接杆的数量相同,每个卡爪均由弧形板和设在弧形板外侧壁上的卡爪连接杆组成。所述连杆机构的数量也与固定盘连接杆的数量相同,每个连杆机构均包括导カ杆、杠杆カ臂和平衡杆,所述导カ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提升块上,导カ杆的另一端与杠杆カ臂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杠杆カ臂的中段铰接连接在固定盘连接杆上,杠杆カ臂的下端铰接连接在卡爪连接杆上,所述平衡杆位于杠杆カ臂的内侧或外侧,并且平衡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固定盘连接杆上、下端铰接连接在卡爪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轴承的上方、固定盘与顶升螺套之间可设有孔用弹簧卡圏。 所述压カ传感器与加力机构之间的提拉杆上可套有轴承座和第二轴承。所述加カ机构可以是拧紧螺母或带有扭力手柄的扭カ手柄座。所述反カ架由套在提拉杆上的支撑架座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座下表面上的至少三根支撑杆组成。所述顶升螺套的上端可设有边沿,边沿上设有方便人手拧动用的滚花。所述导カ杆与提升块、导カ杆与杠杆カ臂、杠杆カ臂与固定盘连接杆、杠杆カ臂与卡爪连接杆、平衡杆与固定盘连接杆、平衡杆与卡爪连接杆均通过螺栓副铰接连接。所述螺栓副包括螺栓和螺帽,所述螺栓由螺栓头和螺杆组成;所述螺栓头为圆柱形,螺栓头的外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头内凹圆孔,并且螺栓头内凹圆孔以螺栓头的圆心为中心等半径均匀分布;所述螺帽也为圆柱形,螺帽的外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螺帽内凹圆孔,并且螺帽内凹圆孔以螺帽的圆心为中心等半径均匀分布,螺帽的内端面上设有与螺杆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孔。所述螺栓头的外端面与螺栓头的侧壁可圆滑过渡连接。所述螺帽的外端面与螺帽的侧壁可圆滑过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ー种将加紧、提升、カロ力、压カ传感、数据显示综合为一体的直拔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杆件组成,装置重量可以減少,使用更方便。在拉拔混凝土芯样时,随着拉拔カ的増大,本专利技术的抱紧カ也会随之增大,即拉拔カ与抱紧カ是一个动态匹配的过程,所以不再会出现混凝土芯样被夹碎或从机械直拔头中滑移脱落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拉拔强度低的混凝土芯样时,最开始给混凝土芯样的是一个比较小的抱紧力,这个比较小的抱紧カ适合拉拔强度低的混凝土芯样,所以随着拉拔カ的増加,強度低的混凝土芯样会被拉断,而此时的混凝土芯样受到的抱紧カ也小,所以不会被夹碎。本专利技术拉拔强度比较高的混凝土芯样时,最开始给混凝土芯样的也是ー个比较小的抱紧力,虽然最开始混凝土芯样受到的抱紧カ小,但是随着拉拔カ的増加,混凝土芯样受到的抱紧カ也会逐渐增加,所以拉拔カ増大的时候,抱紧カ也会増大,混凝土芯样是不会从机械直拔头中滑移脱落的。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I、先将反カ架的支撑杆紧贴混凝土被测构件的结构面。2、接着转动顶升螺套,此时顶升螺套的上下位置不动,提拉杆和提升块向上移动,导カ杆将杠杆力臂(杠杆力臂以杠杆力臂与固定盘的铰接点为支点,将杠杆力臂分成主动力臂和被动力臂)的上端向外推出,杠杆力臂的下端推动卡爪向内移动(此时的平衡杆的作用是使卡爪平行于径向移动),使卡爪抱紧混凝土芯样,给混凝土芯样一个抱紧力(对混凝土芯样实施预紧力),当卡爪抱紧混凝土芯样以后,停止转动顶升螺套。3、然后通过加力机构(扭力手柄顺时针扭转扭力手柄座,或顺时针扭转拧紧螺母)使提拉杆继续向上移动,并且带动提升块和顶升螺套也向上移动,此时提升块通过导力杆不断将杠杆力臂的上端向外推出,杠杆力臂的下端又继续推动卡爪向内移,卡爪的夹紧力不断增大;与此同时,由于混凝土芯样承受到了径向压力,即来自外围的压力,所以混凝土芯样会产生反力,因此限制了杠杆力臂的夹力的增加(即限制了杠杆力臂的下端向内移、杠杆力臂的上端向外移),所以此时的提拉杆向上移动的同时,会通过导力杆给杠杆力臂一个向上的拉拔力,杠杆力臂又会给被抱紧的混凝土芯样一个向上的拉拔力(使原来由导力杆向外推杠杆力臂的运动改为向上提升杠杆力臂的运动),当拉拔力大于混凝土芯样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芯样断裂,此检测工作完成。在此过程中,混凝土芯样受到的向上的拉拔力不断增大,同时抱紧力也会随之增大,属于一个动态匹配的过程。4、最后,反时针扭转加力机构,将混凝土芯样松开。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提升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固定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卡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导力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顶升螺套的主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拉式直拔装置,由直拔头、反力架、压力传感器(15)和加力机构四部分组成,所述直拔头包括提拉杆(7)和连接在提拉杆(7)下部的拉拔头,所述反力架、压力传感器(15)和加力机构由下至上顺序套在拉拔头上方的提拉杆(7)上,并且加力机构还与提拉杆(7)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头包括提升块(9)、顶升螺套(17)、固定盘(11)、卡爪(13)和连杆机构;所述提升块(9)螺纹连接在提拉杆(7)上;所述顶升螺套(17)螺纹连接在提升块(9)下方的提拉杆(7)上;所述固定盘(11)通过第一轴承(18)套在顶升螺套(17)外侧,并且固定盘(11)上均布有至少三个固定盘连接杆(11.1);所述卡爪(13)位于固定盘(11)的下方并且与固定盘连接杆(11.1)的数量相同,每个卡爪(13)均由弧形板(13.1)和设在弧形板外侧壁上的卡爪连接杆(13.2)组成;所述连杆机构的数量也与固定盘连接杆(11.1)的数量相同,每个连杆机构均包括导力杆(8)、杠杆力臂(10)和平衡杆(12),所述导力杆(8)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提升块(9)上,导力杆(8)的另一端与杠杆力臂(10)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杠杆力臂(10)的中段铰接连接在固定盘连接杆(11.1)上,杠杆力臂(10)的下端铰接连接在卡爪连接杆(13.2)上,所述平衡杆(12)位于杠杆力臂(10)的内侧或外侧,并且平衡杆(12)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固定盘连接杆(11.1)上、下端铰接连接在卡爪连接杆(13.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武,邱平,朱丽颖,李新喜,朱俊峰,石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建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