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建筑作为电力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转型对于电网的调节具有重大影响。随着建筑能效的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还可以通过集成的储能系统或需求侧管理措施,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如峰谷负荷调节、频率调节等,这些服务有助于电网更好地应对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增强电网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2、需求响应机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智能电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经济激励或其他方式促使电力用户根据电网的实时供需状况主动调整自己的用电模式,从而帮助实现电网的供需平衡。这种机制不仅促进了电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还推动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3、然而,现有的需求响应机制大多侧重于通过电价信号来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而忽视了从电力碳排放角度出发对用户行为进行引导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平均电力碳排放因子”无法准确反映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内用电行为造成的碳排放差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发电侧机组调度成本模型,目标函数为发电成本,模型建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发电侧机组调度成本模型包括功率平衡约束、火力机组出力及爬坡约束、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约束和联络线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平衡约束、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发电侧机组调度成本模型,目标函数为发电成本,模型建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发电侧机组调度成本模型包括功率平衡约束、火力机组出力及爬坡约束、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约束和联络线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平衡约束、火力机组出力及爬坡约束、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约束和联络线约束分别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闯,李鑫,罗天成,颜永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建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