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9966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包含一机台、一支撑台、一底板、一马达及一丝杠。机台上方设有一上面板,支撑台置于上面板上方,支撑台下方结合一柱管,柱管底端结合一丝杠螺帽;底板以数个支架固定在上面板下方,底板设有一丝杠轴承;马达固定在底板,马达结合一第一皮带轮;丝杠穿过丝杠螺帽且置于底板上的丝杠轴承枢转,丝杠底部结合一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以一皮带连动。藉此,马达的旋转可控制支撑台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摇摆测试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台能够以动力控制升降的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屏幕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提电脑、折盖式行动电话机,通常利用数个转轴做为屏幕与主机间的开阖枢轴,转轴必须具有适当的摩擦力,让使用者容易将屏幕固定在某个角度,但摩擦力又不能过大,以避免造成开阖困难。此外,转轴的寿命亦必须能耐得起长期的使用,使摩擦力皆能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因此制造者必须进行测试以确认转轴质量是否合格。现有技术的摇摆测试机请同时参考图4,其构造如下详述在一机台10上表面设置两个枢座11,机台10另设置一动力装置20,动力装置20通常是伺服马达,动力装置20通过一传动机构21提供一顺、逆时针往复旋转的动力输出。动力装置20设置于机台10内部, 通过传动机构21将动力输出,传动机构21通常是皮带或者齿轮等动力传动机构。机台10上方设置一框架30,框架30由二立杆31与一横杆32构成,二立杆31 —端枢接于机台10上方的枢座11,另一端结合横杆32形成一 C型的框架30,横杆32设有至少一固定块33,固定块33用以将框架30与电子装置60的屏幕62结合,电子装置60的主机61与屏幕62通过转轴63枢接,主机61放置于一支撑台40上方,主机61可通过重物压制避免移动,或以夹固、螺固方式固定在支撑台40。支撑台40设有高度调整螺丝7,可调整主机61相对于机台10的高度,目的使立杆31与枢座11的旋转中心轴LI,与转轴63的旋转中心轴L2位于同一直线。但是其调整方式是以人工依序调整支撑台40上的四个高度调整螺丝7,既耗时又难以使支撑台40保持水平。因此,有必要改良上述现有技术之摇摆测试机,使高度调整作业自动化、快速化,而且能确保支撑台保持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动力控制支撑台升降的摇摆测试机,使支撑台高度调整作业自动化、快速化,而且能确保支撑台保持水平。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包含一机台、一支撑台、一底板、一马达及一丝杠。机台上方设有一上面板,支撑台置于上面板上方,支撑台下方结合一柱管,柱管底端结合一丝杠螺帽;底板以数个支架固定在上面板下方,底板设有一丝杠轴承;马达固定在底板,马达结合一第一皮带轮;丝杠穿过丝杠螺帽且置于底板上的丝杠轴承枢转,丝杠底部结合一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以一皮带连动。藉此,马达的旋转可控制支撑台升降。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实施例,丝杠螺帽内具有内螺纹,丝杠具有与内螺纹吻合的外螺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实施例,上面板设有一柱管轴套,其中心孔与柱管外径滑动配合。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实施例,上面板设有数个线性轴承,支撑台设有数个导杆穿过数个线性轴承。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实施例,线性轴承与所述导杆数量为4个。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实施例,马达与底板间透过一马达座连结。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实施例,马达座设有长形螺孔以相对底板调整位置。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实施例,第一皮带轮直径小于第二皮带轮直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图2的动作图。图4是现有技术摇摆测试机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详细说明。请同时参考图I、图2,本专利技术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正视图及局部剖视图。本专利技术在一机台10上表面设置二枢座11,机台10另设置一动力装置20,动力装置20可以是伺服马达、马达齿轮模组等,动力装置20通过一传动机构21提供一顺、逆时针往复旋转的动力输出。动力装置20设置于机台10内部,通过传动机构21将动力输出,传动机构21可以是皮带或者齿轮等动力传动机构。机台10上方设置一框架30,框架30枢接于机台10上方的二枢座11,框架30与电子装置60的屏幕62结合,电子装置60的主机61与屏幕62通过转轴63枢接,主机61放置于一支撑台40上方,主机61可通过重物压制避免移动,或以夹固、螺固方式固定在支撑台40。支撑台40下方设有一柱管41、数个导杆43穿过机台10上的上面板15,支撑台40通过升降机构5可以调整高度,使枢座11的旋转中心轴LI与转轴63的旋转中心轴L2,位于同一直线。请继续参照图2,支撑台40下方所设的柱管41是一个空心的管体,紧密的结合在支撑台40,柱管41穿过上面板15中央设置的一柱管轴套14,柱管轴套14最佳为铜或不锈钢材质,其中心孔能与柱管41外径紧密的滑动配合,柱管41下端固定结合一丝杠螺帽42,丝杠螺帽42具有内螺纹;支撑台40下方另设有数个导杆43,导杆43的数量最佳但不限为4个,且分布在支撑台40的四个角落,导杆43通过上面板15相对应位置设置的数个线性轴承13,导杆43可以在低摩擦力的情况下不偏斜的于线性轴承13内滑动。升降机构5包含数个支架51、一底板52、一马达53及一丝杠54,底板52通过数个支架51固定在上面板15下方的适当高度,马达53可以直接固定在底板52上,或是如图所示的通过一马达座521间接的固定在底板52,马达座521可以设有长形螺孔以方便马达53调整位置。底板52设有一孔固定一丝杠轴承522,丝杠54置于丝杠轴承522可以稳定的旋转,丝杠54具有与丝杠螺帽42内螺纹吻合的外螺纹;马达53的输出轴结合一第一皮带轮55,丝杠54的底端结合一第二皮带轮56,第一皮带轮55与第二皮带轮56之间以一皮带57连动,必要时可以调整马达座521与底板52的相对位置,以拉紧皮带57,第一皮带轮55的直径小于第二皮带轮56的直径,达到减速以及增加扭力的效果。马达53可以电性连接到一控制器,例如可程序逻辑控制器(PLC),通过指令驱动马达53旋转。马达53旋转时驱动第一皮带轮55旋转,第一皮带轮55通过皮带57带动第二皮带轮56旋转,第二皮带轮56则驱动丝杠54旋转;丝杠螺帽42的内螺纹受丝杠54的斜面螺纹驱动,产生相对丝杠54的轴向移动,亦即相对升降机构5向上或向下下移动,丝杠螺帽42固定结合在柱管41,柱管41又是结合在支撑台40,因此能令支撑台40向上或向下移动。当支撑台40向上或向下移动时,支撑台40有数个导杆43在数个线性轴承13的稳定辅助支撑,因此整个支撑台40不会产生失去水平的偏斜。请同时参照图I与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图2的动作图。 当马达53接受控制器指令产生正向或逆向的旋转,可以带动支撑台40向上或向下升降。在实际的摇摆测试过程中,可以先将转轴63的中心与电子装置60的底部间的距离量出,接着由控制器输入距离数值,即可令马达53对应指令以正确的方向与旋转圈数,将支撑台40调整到预定高度。上述如可程序逻辑控制器等控制技术的操作,为一般自动控制领域所能轻易达成的,其技术手段于此不另予详述。当然,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摇摆测试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摇摆测试机支撑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机台,上方设有一上面板;一支撑台,置于所述上面板上方,所述支撑台下方结合一柱管,所述柱管底端结合一丝杠螺帽;一底板,以数个支架固定在所述上面板下方,所述底板设有一丝杠轴承;一马达,固定在所述底板,所述马达结合一第一皮带轮;一丝杠,穿过所述丝杠螺帽且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丝杠轴承枢转,所述丝杠底部结合一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以一皮带连动;藉此,所述马达的旋转带动所述支撑台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旻郁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洺九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