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管以及使用了该再生管的管翻新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938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管以及使用了该再生管的管翻新施工方法,该再生管不易因外力而发生变形,能够以高强度形成管道修复结构。沿周向以及管长方向连结扇形体(1)来组装再生管,上述扇形体(1)是将构成内周面的内表面板、和竖立设置于该内表面板的周缘的外壁板利用塑胶一体地形成的。在沿周向连结扇形体而构成的管单元上安装缆线(30),该缆线(30)包围管单元的外周、由束缚管单元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由于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缆线的拉伸强度高,且被埋入填充于现存管与再生管之间的填充材料内而被固化,因此能够构筑高强度的复合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修复管道设施用的再生管、以及使用了该再生管的管翻新施工方法,上述再生管通过沿着周向以及管长方向连结扇形体进行组装而构成,该扇形体通过利用塑胶将构成内周面的内周面板和竖立设置在该内周面板的周缘的侧板以及端板形成为一体而得到。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在埋设于地下的下水管等管道老化的情况下,不从地下挖出该管道,而是对其内周面实施涂敷来修补该管道的管涂敷施工方法,并且已经实际应用。上述管涂敷施工方法例如以如下方式进行利用流体压力使未固化的热固化性树脂浸溃于管状树脂吸附材料所构成的管涂敷材料一边翻转一边插入管道内,在利用流体压力将该管涂敷材料按压于管道的内周壁的状态下,利用任意方法对管涂敷材料进行加热, 使浸溃在其中的热固化性树脂固化,由此在管道内形成塑胶管来修补管道。并且,众所周知也有如下施工方法(专利文献I):沿着周向连结扇形体而组装成管单元,使用将该管单元沿着管长方向连结而成的再生管来再生管道的施工方法,在大口径的管道中使用该管翻新施工方法,其中扇形体是利用塑胶将构成内周面的内表面板和竖立设置在该内表面板的周缘的侧板以及端板形成为一体所构成的。在基于使用了扇形体的再生管的管翻新中,由于在周向上内部骨架结构较少,容易因外力而发生变形,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提出了通过沿周向连结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在该管单元安装通过包围该管单元的外周来束缚管单元的束缚部件,从而构筑了防止因外力而发生变形的再生管(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 - 28674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再表2006 - 27939号公报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再生管中,利用由金属或碳纤维的材质构成的缆线或者带来束缚扇形体。这些缆线或者带被埋入填充在扇形体再生管与现存管之间的砂浆填充材料内,而具有提高由现存管、填充材料以及扇形体再生管构成的复合管的强度的效果。然而,在利用钢筋等构成缆线的情况下,由于拉伸强度较弱,当对复合管施加较大的外压或者内压时,存在复合管在填充材料或扇形体再生管的部分发生局部或者整体破损的问题。如果使用利用碳纤维构成的束缚部件,虽然复合管的强度增大,但存在碳纤维价格较高,并且加工困难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易因外力而引起变形、且高强度的能够翻新的再生管、以及使用了该再生管的管翻新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5、7)的再生管,是沿着周向以及管长方向连结扇形体而构成的用于对现存管进行翻新的再生管,所述扇形体是将构成内周面的内表面板、竖立设置于该内表面板的周缘的侧板、以及端板利用塑胶一体地形成的,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在该管单元上安装有环绕管单元外周一圈的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缆线。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沿管长方向依次连结管单元,并在该沿管长方向连结的管单元的外周安装有以螺旋状卷绕的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缆线,所述管单元是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的。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在该管单元上安装有环绕管单元外周一圈的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网状的带。并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9、12 16)的管翻新施工方法,是使用再生管而对现存管进行翻新的管翻新施工方法,该再生管是沿着周向以及管长方向连结扇形体而构成的,所述扇形体是将构成内周面的内表面板、竖立设置于该内表面板的周缘的侧板、以及端板利用塑胶一体地形成的,·技术方案9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在所述管单元上安装有环绕管单元外周一圈的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缆线,将安装有所述缆线的管单元沿管长方向依次连结,由此在现存管内铺设再生管,将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再生管与所述现存管之间的间隙,使所述缆线埋入填充材料内并使填充材料固化。技术方案12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使用连结部件沿管长方向连结所述管单元,每次沿管长方向连结所述管单元时,将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缆线安装于该管单元的整周,依次进行所述管单元沿管长方向的连结和缆线的安装,由此在现存管内铺设再生管,将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再生管与所述现存管之间的间隙,使所述缆线埋入填充材料内并使填充材料固化。技术方案13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一边将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缆线以螺旋状安装于所述管单元,一边沿管长方向依次连结管单元,由此在现存管内铺设被螺旋状卷绕的再生管,将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再生管与所述现存管之间的间隙,使成为螺旋状的所述缆线埋入填充材料内并使填充材料固化。技术方案14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以螺旋状卷绕的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缆线在沿管长方向延伸的方向上配置在现存管内,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沿管长方向依次连结所述管单元,在被卷绕成螺旋状的缆线内铺设再生管,将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再生管与所述现存管之间的间隙,使被卷绕成螺旋状的所述缆线埋入填充材料内并使填充材料固化。技术方案15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在所述管单元上安装有环绕管单元外周一圈的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缆线,将安装有所述带的管单元沿管长方向依次连结,由此在现存管内铺设再生管,将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再生管与所述现存管之间的间隙,使所述带埋入填充材料内并使填充材料固化。技术方案16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 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使用连结部件沿管长方向连结所述管单元,每次沿管长方向连结所述管单元时,将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网状的带安装于该管单元的整周,依次进行所述管单元沿管长方向的连结和缆线的安装,由此在现存管内铺设再生管,将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再生管与所述现存管之间的间隙,使所述带埋入填充材料内并使填充材料固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能够将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部件埋入填充在现存管与再生管之间的填充材料内并使其固化,因此能够得到高强度的内部骨架结构,能够使作用于再生管的外力分散到骨架结构的整体,从而能够构筑不易因较大的内压或外压而发生变形的高强度的复合管。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在再生管的组装中使用的扇形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扇形体的沿周向的连接结构的沿着图I的A —A线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沿周向连结扇形体而组装管单元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使用连结部件沿管长方向连结管单元的扇形体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将缆线安装于管单元时的扇形体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使缆线环绕管单元一周,并将其两端部结合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沿着图4的一个连结部件,将该连结部件纵向剖开的剖开时的扇形体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B — B线垂直地剖开并观察时的扇形体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扇形体的端板的主视图。图10是说明组装管单元来铺设再生管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是组装管单元来铺设再生管时的立体图。图12是将缆线以螺旋状安装于管单元时的扇形体的立体图。图13是在将缆线以螺旋状安装于管单元时使用的扇形体的立体图。图14是说明使用螺旋状的缆线组装管单元来铺设再生管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5是说明在螺旋状的缆线内组装管单元来铺设再生管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6是将网状的带安装于管单元时的扇形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管,是沿着周向以及管长方向连结扇形体而构成的用于对现存管进行翻新的再生管,所述扇形体是将构成内周面的内表面板、竖立设置于该内表面板的周缘的侧板、以及端板利用塑胶一体地形成的,该再生管的特征在于,沿周向连结所述扇形体而构成管单元,在该管单元上安装有环绕管单元外周一圈的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缆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田良治石井昭浩长谷川武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