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925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煤机截割电机的组成部分,具体为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解决了现有扭矩轴的结构设计存在加工困难、精度难以保证或使用时频繁断裂的问题。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所述扭矩轴的应力集中处开有底部为圆弧状的V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保证加工方便的同时,不至于应力过分集中,避免扭矩轴频繁断裂的问题,进而减少维修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煤机截割电机的组成部分,具体为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
技术介绍
采煤机截割电机空心轴内使用扭矩轴是设置传动系统弹性缓冲环节的好方法,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的迅速发展,研究和掌握这一新技术显得十分重要。扭矩轴作为截割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首先起到在截割电机和传动系统之间传递扭矩的作用,其次当采煤机截割部因严重过载而处于最恶劣工况时,扭矩轴会在应力集中处断裂,从而起到保护传动系统的作用。现有扭矩轴多在其应力集中处开有“U”形槽或“V”形槽,用于传递动力和过载保护,效果都很好。然而扭矩轴的“U”形槽设计深而窄,加工困难,尺寸精度很难保证;扭矩轴的“V”形槽设计应力过分集中,使用时频繁断裂,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扭矩轴的结构设计存在加工困难、精度难以保证或使用时频繁断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所述扭矩轴的应力集中处开有底部为圆弧状的V型槽。扭矩轴的V型槽设计使得加工方便,同时V型槽底部为圆弧过渡,不至于应力过分集中,使用过程中,扭矩轴不会频繁断裂,克服了现有扭矩轴的结构设计存在加工困难、精度难以保证或使用时频繁断裂的问题。V型槽的角度为80°,且V型槽根部的圆弧半径为3cm,进一步提高了扭矩轴的使用性能。 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保证加工方便的同时,不至于应力过分集中,避免扭矩轴频繁断裂的问题,进而减少维修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扭矩轴,2-V型槽。具体实施例方式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所述扭矩轴I的应力集中处开有底部为圆弧状的V型槽2。V型槽2的角度为80°,且V型槽2根部的圆弧半径为3cm。权利要求1.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轴(I)的应力集中处开有底部为圆弧状的V型槽(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其特征在于V型槽(2)的角度为80° ,且V型槽(2)根部的圆弧半径为3c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煤机截割电机的组成部分,具体为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解决了现有扭矩轴的结构设计存在加工困难、精度难以保证或使用时频繁断裂的问题。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所述扭矩轴的应力集中处开有底部为圆弧状的V型槽。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保证加工方便的同时,不至于应力过分集中,避免扭矩轴频繁断裂的问题,进而减少维修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F16C3/02GK102865288SQ20121031767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彩霞, 孙强, 苏志波, 杨建华, 梁黎君 申请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煤机截割电机扭矩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轴(1)的应力集中处开有底部为圆弧状的V型槽(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霞孙强苏志波杨建华梁黎君
申请(专利权)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