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扰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整治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8188674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扰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整治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在边坡和坡脚施工多个微型桩;2)待微型桩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相邻两微型桩间设注浆孔;3)采用花管注浆方式在注浆孔内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施工材料为纯水泥浆液添加速凝剂的速凝早强材料;4)当注浆压力达到注浆施工预先设计的最大注浆压力时停止注浆或当变形监测路肩上的观测点有上拱迹象时停止注浆;当注浆压力小于预先设计的最大压力,且浆液外泄时,应停止注浆;5)待注入土体中的浆液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完成本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治理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还可将已下沉的无砟轨道线路进行可控制的上抬,改善病害线路的平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微扰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整治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有近万公里,还有数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在逐渐建成投入运营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路基变形病害时有发生。目前普通铁路路基变形病害整治中,对路基本体沉降病害多采用注浆措施进行整治;对地基沉降引起的变形病害,常用的整治措施有旋喷桩、搅拌桩、加固桩和注浆等。这些整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均会引起路基产生较大的不可逆转的变形扰动,如旋喷桩和搅拌桩,先要切割土体,然后喷入加固材料,对路基将产生无法控制的上升和下沉变形;灌注桩需预先成孔,在成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 成路基土体产生一定程度的下沉变形;预制桩在沉桩过程中的震动与挤土效应均会导致路基土体产生一定程度的难以控制的竖向与侧向变形;注浆加固是通过压力将水泥砂浆、化学浆液等材料注入到病害部位,改善土体的力学特性,浆液在土体中的无序传递,极易导致路基面产生上升、下沉这种无规律的难以控制的变形。由于运营高速铁路线路平顺性要求极其严格,线路的高程与平面偏差值均以毫米控制,这就要求在运营高速铁路路基上进行病害整治施工,不能引起路基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扰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待加固既有高速铁路路基的边坡和坡脚的横向和纵向均间隔施工多个微型桩,从而对既有高速铁路路基进行预加固处理;步骤2:待所述微型桩内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相邻微型桩之间设置注浆孔;步骤3:采用花管注浆方式在所述注浆孔内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施工的材料为纯水泥浆液添加速凝剂的速凝早强材料,所述速凝剂为液体速凝剂或中性水玻璃;所述纯水泥浆液中水灰比为0.8:1~1:1;当速凝剂为液体速凝剂时,液体速凝剂的添加比为3~9%;当速凝剂为中性水玻璃时,中性水玻璃的添加比为15~20%;步骤4:当注浆施工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湖李小和张占荣潘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