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1981年,我国的科学家周光宇首次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陆地棉中,成功培育出抗枯萎病的转基因品种。近年来,花粉管通道法因其独特的优势,被科学家们广泛的利用,进行植株的转基因操作。该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花粉管通道法适用范围较广,可以应用到任何开花的植物中,并且可以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不同的基因转移,因此其放宽了目的基因和受体植株的范围。第二,其不依靠繁琐的植物组织培养和诱导植物再生的漫长过程,花粉管通道法利用的是自然的生殖过程,可直接获得转化过的转基因种子,简捷、快速。第三,该方法应用于植株转化时,大大加快了转化速度。对于大多数植株而言,从其开花到转基因种子的收获平均在3-4个月的时间。即在当年即可收获转基因种子,并 进行检测。第四,操作简捷,技术易掌握,同时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因此可以应用于大面积植株的遗传转化。但是该方法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还有一定的缺陷,即该方法转化效率不高,在转化过程中,外源质粒DNA易降解。DNA保护剂主要是一类可以保护抗原的物质,特别是DNA、RNA不受体内酶的分解。D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植物花粉管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外源质粒DNA重悬于质粒DNA保护剂中,制成外源质粒DNA的混合液;浓度为0.8?1.2?μg/μL,然后利用植物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到植物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丕武,付永平,张君,曲静,姚丹,马建,王鑫雨,单睿,关淑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