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ニ氧化碳作为溶胀剂和携帯剂协助こ烯基单体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丙烯(PP)以强度高、耐热性好、密度小、易加工和廉价等特点成为当今最具发展前途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之一。但由于其非极性结构,亲水性、染色性、抗静电性、粘结性和印刷性差,难以与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共混复合,因此限制了 PP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克服这些缺点的有效方法是在PP骨架上引入极性基团,其中用含有极性基团的单体对其进行接枝改性是最简单易行的,受到广泛关注。 对PP进行改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超临界CO2协助固相接枝、普通固相接枝、溶液接枝、熔融接枝及辐射接枝等。这些方法中,超临界ニ氧化碳协助固相接枝以其独特的优点而备受青睐。这是因为PP经过超临界CO2处理后,其主链结构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仍保持了原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其次,超临界CO2协助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克服了传统エ艺存在的ー些缺点,如溶液接枝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以及从产品中将其移除、熔融接枝中聚丙烯的严重断链、固相接枝的仅限于表面接枝、接枝不均匀以及接枝率低且难以控制等;此外,使用超临界CO2协助固相接枝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协助固相接枝改性聚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丙烯在溶有乙烯基单体和引发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胀0.5?10小时后缓慢卸压;将经溶胀处理过的聚丙烯转移至反应釜中,加入按照与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的比例加入界面剂二甲苯,常压下,升温至65?165℃,反应1?10小时即获得目标产物;溶胀过程中的溶胀渗透温度为31?60℃,溶胀压力为7.5?12MPa;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类化合物或过氧化物,是聚丙烯质量的0.1?5.0%;所述的乙烯基单体为聚丙烯质量的0.2?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燕,王鉴,张明强,邹恩广,王登飞,马建英,邱丽萍,董群,吴林美,姜进宪,葛腾杰,郭桂悦,安彦杰,张德英,李波,王世华,杜威,任鹤,张占宾,闫兵,梁忠越,景丽荣,田炳全,国海峰,景常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