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细胞穿膜肽hPP10的生产及其介导质粒DNA转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747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新型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10的生产及其介导质粒DNA转染的方法。hPP10是源于人类细胞核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4A的一段多肽序列,具有穿透细胞膜功能,并可携带蛋白,核酸(DNA质粒)跨膜进入多种细胞,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蛋白、核酸等生物活性分子的跨膜运输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讲,涉及ー种新型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IO的生产及其介导质粒DNA转染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蛋白质组学的兴起,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生物分子比如蛋白质、多肽、核酸等均有可能成为治疗药物。但是与传统药物不同的是,这些治疗分子在体内稳定性低、需要在胞内发挥功能的分子难以进入细胞,因而会限制其作为药物的推广应用。故开发能有效携带这些治疗性生物大分子进入靶细胞、经济、安全的载体系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非病毒药物运输载体以其安全性、低毒性、低免疫反应等优点被寄予厚 望。迄今比较常用的生物大分子细胞内导入方式有如电穿孔、脂质体转染和有机高分子纳米颗粒等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如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胞内释放困难、难于组装及操作和用于体内等这样那样的缺点。因此寻找新型的理想的非病毒药物输送系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图18)。在过去的20多年间,将核酸、多肽、蛋白等具有治疗作用的生物活性大分子跨膜转运入细胞内的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内外学者在对ー些病毒感染特性的研究中相继发现了ー类蛋白结构域,如HIV-I Tat (48 60)、VP22 (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人源性细胞穿膜肽hPP10的化学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Fmoc基团对α?氨基进行保护的赖氨酸通过一个支臂连结到不溶性载体树脂上;(2)用TFA(三氟乙酸)溶液洗涤赖氨酸―支臂―树脂,使α?氨基脱保护;(3)将第二个预先用适当的缩合剂DCC活化的α?氨基保护的异亮氨酸通过耦联反应与赖氨酸形成共酯连接上去;(4)用TFA溶液洗涤异亮氨酸―支臂―树脂,使α?氨基脱保护;(5)将第三个预先用适当的缩合剂DCC活化的α?氨基保护的脯氨酸通过耦联反应与异亮氨酸形成共酯连接上去;重复进行上述脱保护、耦联,直到耦合上最后一个氨基酸精氨酸,脱去Fmoc保护基团,合成完成;(6)将切割试剂加入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长柏马节兰蔡三金吴江锋张洁贺晓敏杨英桂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