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苓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安置水面收污泵的抗风浪船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661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2:39
一种用于安置水面收污泵的抗风浪船体,包括导油槽、连接在所述导油槽两侧的浮力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导油槽后端的收油池,所述导油槽的底部低于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所述导油槽的顶部高出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所述导油槽的前端与所述抗风浪船体的船头前方的水面相通,所述导油槽的后端连通所述收油池,所述收油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收油池的池面上安装水面收油泵。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水面尤其是海面进行收污作业时,风浪对收污作业效率的影响问题,提高了在风浪条件下收污作业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污染物收集、清理装置与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置水面收污泵的抗风浪船体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生产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环境污染也大量的出现。现代化大规模的工业、农业、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业常常对江河、湖泊、海洋等水面造成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在现代海上石油开采及海上石油运输中常常发生大规模的石油泄漏,这些长期漂浮在水面上的石油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和人们的健康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现有技术中多是利用刮板装置等设备来收集水面的石油等污染物,这些设备适于收集大规模、大厚度聚集的水面污染物。但是对于少量的甚至微量的水面污染物,尤其是大面积但低密度、低厚度分布的水面污染物,现有技术中的这些装置的收集效果均不佳,难于收集干净,遗留的污染物将继续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申请人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适于收集低密度、低厚度分布的水面污染物,并且对水面污染物收集更加彻底的收油装置——见本人向国家专利局递交的申请号为CN201010254685. 4专利申请《一种水面收污泵》。但是,如果将上述收油装置直接在水面收油,由于水面的风浪,尤其是海上收污作业时的大海浪使得水面的污物(例如污油)起伏不定,严重影响了收污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用于安置水面收污泵的抗风浪船体,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用于安置水面收污泵的抗风浪船体,包括导油槽、连接在所述导油槽两侧的浮力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导油槽后端的收油池,所述导油槽的底部低于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所述导油槽的顶部高出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所述导油槽的前端与所述抗风浪船体的船头前方的水面相通,所述导油槽的后端连通所述收油池,所述收油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构成所述导油槽的底部的底板为安装在上下调节轨道上的上下可调节底板。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油堰,所述左右两侧的导油堰构成进口大、出口小的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的进水口朝向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前进方向,所述导油通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导油槽的前端连通。所述导油堰的顶部高于水面,所述导油堰的底部低于水面,并且所述导油堰的底部从所述导油堰与所述导油槽的连接端向远端逐渐向水下延伸。所述左右两侧的导油堰之间的水平距离从所述导油堰与所述导油槽的连接端向远端逐渐加宽。所述导油堰的底部低于所述导油槽的底板。所述导油槽的上设有拦污网。所述浮力装置为浮船或浮筒。本专利技术中的水面收油泵既可以是本人向国家专利局递交的申请号为CN201010254685. 4专利申请《一种水面收污泵》中描述的水面收油泵,也可以是其他的收油栗。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收油池的底部的排水口,既可以在池壁或池底专门设置排水口 ;也可以所述收油池的底部不设底面直接与船外的水体相通,从而形成排水口。本专利技术在实际收污作业中,推进器推动所述抗风浪船体在布满油污的海面上前进,海面上的海水连同油污与所述抗风浪船体形成对流,在所述导油堰前端截面范围内的水面上的海水和油污在所述导油堰的作用下被集中到所述抗风浪船体前端的导油槽入口 处,并顺着所述导油槽向船尾流动,当经过所述拦污网时,水流和油污中混合的大颗粒垃圾被拦截下来,剩余的海水和油污继续顺着所述导油槽流动,最后进入所述收油池,安装在所述收油池的池面上的水面收油泵开始工作,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污油吸走,并且在所述海水与所述抗风浪船体对流的惯性作用下,多余的海水从所述收油池的底部的排水口中排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水面尤其是海面进行收污作业时,风浪对收污作业效率的影响问题,提高了在风浪条件下收污作业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用于安置水面收污泵的抗风浪船体,包括导油槽I、连接在所述导油槽I两侧的浮船2和设置于所述导油槽I后端的收油池3,所述浮船2上固定有推进器4,所述导油槽I的底部低于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所述导油槽I的顶部高出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构成所述导油槽I的底部的底板为安装在上下调节轨道上的上下可调节底板5,能够根据抗风浪船体的吃水深浅和水面油污的厚度进行上下调节,保证收污的彻底和效率;所述导油槽I的前端与所述抗风浪船体前方的水面相通,所述导油槽I的后端连通所述收油池3,所述收油池3的底部无底直接与船外的水体相通从而形成排水口 7,所述导油槽I的上设有拦污网8,所述收油池3的池面上安装水面收油泵;所述抗风浪船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导油槽I两侧的浮力装置上的上甲板9,所述导油槽I低于所述上甲板9,所述上甲板9用于作为作用人员的工作区或休息区或安装相关设备;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导油堰10,所述导油堰10的底部低于所述上下可调节底板5,所述左右两侧的导油堰10构成进口大、出口小的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的进水口朝向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前进方向,所述导油通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导油槽I的前端连通;所述导油堰10的顶部高于水面线11,所述导油堰10的底部低于水面线11,并且所述导油堰10的底部从所述导油堰10与所述导油槽I的连接端向远端逐渐向水下延伸,所述左右两侧的导油堰10之间的水平距离从所述导油堰10与所述导油槽I的连接端向远端逐渐加宽。在实际收污作业中,推进器4推动所述抗风浪船体在布满油污的海面上前进,海面上的海水连同油污12与所述抗风浪船体形成对流,在所述导油堰10前端截面范围内的水面上的海水和油污在所述导油堰10的作用下被集中到所述抗风浪船体前端的导油槽I入口处,并顺着所述导油槽I向船尾流动,当经过所述拦污网8时,水流和油污中混合的大颗粒垃圾被拦截下来,剩余的海水和油污继续顺着所述导油槽I流动,最后进入所述收油池3,安装在所述收油池3的池面上的水面收油泵开始工作,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污油吸走,并且在所述水面收油泵旋转离心力和所述海水与所述抗风浪船体对流的惯性作用下,多余的海水从所述收油池3的底部的排水口 7中排除。由于水面排污泵安装在水面相对平静的所述收油池3的水面上,减少了海浪拍击 对水面油污层造成的上下激烈浮动,保证了在大风浪环境中收污作业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在风浪条件下收污作业的效率。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专利技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安置水面收污泵的抗风浪船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油槽、连接在所述导油槽两侧的浮力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导油槽后端的收油池,所述导油槽的底部低于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所述导油槽的顶部高出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所述导油槽的前端与所述抗风浪船体前方的水面相通,所述导油槽的后端连通所述收油池,所述收油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安置水面收污泵的抗风浪船体,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导油槽的底部的底板为安装在上下调节轨道上的上下可调节底板。3.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置水面收污泵的抗风浪船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油槽、连接在所述导油槽两侧的浮力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导油槽后端的收油池,所述导油槽的底部低于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所述导油槽的顶部高出所述抗风浪船体的吃水线,所述导油槽的前端与所述抗风浪船体前方的水面相通,所述导油槽的后端连通所述收油池,所述收油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苓
申请(专利权)人:张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