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金飞专利>正文

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130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面垃圾捕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主要解决现有水面垃圾主要靠人工清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包括船体、驾驶舱、动力舱和垃圾舱,驾驶舱设置在船体中部,动力舱设置在船体尾部,动力舱设有柴油发动机及变速器,变速器输出端连接旋桨,在船体尾端设有油箱及舵,其特征是:垃圾舱设置在船体前部,垃圾舱底部拉有提升垃圾用软性网,在船体前端设置2根可开合的捕集机械臂。主要用于对江、河、湖、海水面分散的漂浮物进行自动捕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面垃圾捕集装置,特别涉及ー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主要用于对江、河、湖、海水面分散的漂浮物进行自动捕集。
技术介绍
目前,水面上的漂浮物捕集主要依靠人工清捞的方法。每到一定季节水面上大量的出现如浮萍,杂草之类的漂浮物及人们废弃的各种杂物充斥于江、河、湖水道上,给城市环境和水环境带来了妨碍和污染,而目前清除此类垃圾的主要方法为人工清捞。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危险性大,受气候的影响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主要解决现有水面垃圾·主要靠人工清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包括船体、驾驶舱、动力舱和垃圾舱,驾驶舱设置在船体中部,动カ舱设置在船体尾部,动カ舱设有柴油发动机及变速器,变速器输出端连接旋桨,在船体尾端设有油箱及舵,其特征是垃圾舱设置在船体前部,垃圾舱底部拉有提升垃圾用软性网,在船体前端设置2根可开合的捕集机械臂。为便于垃圾清理,在船体前端中部设有自动提升的机械格栅,所述机械格栅通过格栅固定轴固定并可绕之转动,机械格栅设有格栅调整油缸和格栅工作油泵。所述的捕集机械臂一端通过可转动固定在船体前端,另一端通过旋转动カ机构固定有多个捕集刮板,在捕集机械臂船体固定端一侧设有捕集机械臂油缸,推动捕集机械臂开合。所述的旋转动カ机构为旋转电机或油泵。捕集机械臂张开后其夹角可达90°,并起后,摘集机械臂夹角为11.6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用机械化,自动化代替原始落后的人工清捞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减轻了劳动强度和全天候工作的适应性。在垃圾舱前部自动提升格栅于水下约250_处,漂浮垃圾进入格栅并由设置于前端的旋转收集板把垃圾扫入垃圾舱,连续工作,不断堆积。当作业完成起吊网上挂钩即可把舱中垃圾装上路上运输工具外运。捕集机械臂,最大张开角度为90度。当捕集船驶入水域时,张开机械臂以増加水域捕集面和提高工作效率。当作业完成收合机械臂为菱形船头以減少在行进时的阻力,机械臂开合角度可任意调控。机械臂前端设置可折弯软性捕集装置,当捕集至石坝堤岸产生碰撞时不会损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船体部分剖面图。图4为捕集机械臂结构示意图。图5为捕集机械臂装配和动作示意图。图中I-驾驶舱,2-驾驶舱门,3_动カ舱,4_ 航,5_油箱,6_旋奖,7_船体,8_机械格栅,9-捕集机械臂,10-旋转动力机构,11-捕集刮板,12-缆桩,13-格栅工作油泵,14-格栅固定轴,15-格栅调整油缸,16-捕集机械臂油缸,17-尾灯,18 -发动机,19-梯,20-发动机支座,21-变速器,22-驾驶舱地板,23-照明灯,24-操控台,25-船体龙骨,26-甲板支撑,27-垃圾舱。具体实施方式參照图1、2、3、4、5,ー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包括船体7,船体底部设有船体龙骨25,船体甲板设有甲板支撑26,驾驶舱I设置在船体7中部,驾驶舱设有驾驶舱门2,驾驶舱地板22稍低于甲板,驾驶舱内设操控台24和照明灯23,动カ舱3设置在船体7尾部,动カ舱尾端设有尾灯14,动カ舱设有柴油发动机18及变速器21,柴油发动机18固定在发动机支座20上,变速器输出端连接旋桨,驾驶舱I和动カ舱3之间设梯19,在船体7尾端设有油箱5及舵4,在船体尾部两侧设有缆桩12,垃圾舱27设置在船体前部,垃圾舱底部拉有提升垃圾用软性网,在船体前端设置2根可开合的捕集机械臂9。为便于垃圾清理,在船体前端中部设有自动提升的机械格栅8,所述机械格栅8通过格栅固定轴14固定并可绕之转动,机械格栅8设有格栅调整油缸15和格栅工作油泵13。所述的捕集机械臂9 一端通过可转动固定在船体前端,另一端通过旋转动カ机构10固定有3个捕集刮板11,在捕集机械臂船体固定端一侧设有捕集机械臂油缸16,推动捕集机械臂开合。所述的旋转动カ机构10为旋转电机或油泵。捕集机械臂张开后其夹角可达90'并起后,摘集机械臂夹角为11. 6213。本技术适用范围城市河道、公园、风景旅游区水道,湖泊,沿海内陆港口,农村河道,水库等,适合本船行驶的所有水域均可使用本船作为捕集清捞水面漂浮垃圾的手段。主要技术性能船体长9. 6m宽3. 5m,作业面(机械臂张开最大作业面)9m,总排水量30吨,船体自重5吨,垃圾舱容量15立方米,配置动カ32KW,作业航速8_12KM/H,行驶航速12-15KM/H,抗风7级,抗浪:1m。权利要求1.ー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包括船体、驾驶舱、动カ舱和垃圾舱,驾驶舱设置在船体中部,动カ舱设置在船体尾部,动カ舱设有柴油发动机及变速器,变速器输出端连接旋桨,在船体尾端设有油箱及舵,其特征是垃圾舱设置在船体前部,垃圾舱底部拉有提升垃圾用软性网,在船体前端设置2根可开合的捕集机械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其特征是在船体前端中部设有自动提升的机械格栅,所述机械格栅通过格栅固定轴固定并可绕之转动,机械格栅设有格栅调整油缸和格栅工作油泵。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其特征是所述的捕集机械臂ー端通过可转动固定在船体前端,另一端通过旋转动カ机构固定有多个捕集刮板,在捕集机械臂船体固定端一侧设有捕集机械臂油缸,推动捕集机械臂开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动カ机构为旋转电机或油泵。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其特征是捕集机械臂张开后其夹角达90'并起后,摘集机械臂夹角为11. 621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水面垃圾捕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主要解决现有水面垃圾主要靠人工清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包括船体、驾驶舱、动力舱和垃圾舱,驾驶舱设置在船体中部,动力舱设置在船体尾部,动力舱设有柴油发动机及变速器,变速器输出端连接旋桨,在船体尾端设有油箱及舵,其特征是垃圾舱设置在船体前部,垃圾舱底部拉有提升垃圾用软性网,在船体前端设置2根可开合的捕集机械臂。主要用于对江、河、湖、海水面分散的漂浮物进行自动捕集。文档编号E02B15/10GK202624596SQ2012202816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薛金飞, 薛晓勤 申请人:薛金飞, 薛晓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捕集船,包括船体、驾驶舱、动力舱和垃圾舱,驾驶舱设置在船体中部,动力舱设置在船体尾部,动力舱设有柴油发动机及变速器,变速器输出端连接旋桨,在船体尾端设有油箱及舵,其特征是:垃圾舱设置在船体前部,垃圾舱底部拉有提升垃圾用软性网,在船体前端设置2根可开合的捕集机械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金飞薛晓勤
申请(专利权)人:薛金飞薛晓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