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丽丽专利>正文

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483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0:48
一种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10),其包括:第一臂部(19),其具有电绝缘基体(23),该电绝缘基体(23)具有凹槽状凹窝(32)和引导狭槽(25),其中基体(23)上设置有保持部件(37、38、39),用于将一侧弯曲的电极(33)安装在固定位置;第二臂部(20),其可动地安装在基体(23)上,从而它可以朝向和远离电极(33)运动,其中第二臂部(20)具有纵向狭槽(31);以及小刀(21),其布置在基体(23)的引导狭槽(25)中,从而它可以纵向运动并被布置成突入到纵向狭槽(31)或移动到纵向狭槽(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夹持和切削患有疾病的人体或动物体中的软组织或脉管特别是血管的装置。
技术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是ー种进行性的疾病过程,其中动脉腔内的血流因通常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阻塞而受到限制。在心脏中,以及在其周边,动脉的阻塞可以导致疼痛,功能丧失和甚至死亡。多年来曾使用了大量的方法在动脉阻塞的下游组织中进行血管重建。这些办法包括使用熔合、切削血管的装置对血管进行重建。 这种装置通常包括细长轴,在细长轴远端设置有用于夹持血管的两个臂部。此外,在细长轴远端还可以设置纵向可调节的小刀,从而可以切断所夹持的和凝结的脉管。在细长轴的近端设置具有驱动部件的手柄,通过使用该具有驱动部件的手柄,可以闭合两个臂部并且可以驱动小刀。两个臂部设计为两个电极,其能够加热夹持在它们之间的血管并且能够凝结血管壁进而将血管壁熔合在一起。在切削血管时,要确保所切断血管的端部紧密密封。还应该满足其他条件,例如,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以及血管的密封与血管的尺寸和血管壁的厚度基本没关系。此外,该装置在用于内窥镜或腹腔镜时,还要特别考虑可用的有限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面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通过该装置,血管能够得以高标准的熔合和切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ー种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它包括远端设置有两个臂部的细长轴,其中至少ー个臂部安装成使得它能够相对另ー个运动,优选地可以枢转运动。两个臂部安装成它们能够相对于装置的细长轴运动。并且ー个臂部可以刚性连接至细长轴而另ー个臂部可动地安装其上。第一臂部具有电绝缘基体,例如陶瓷或合适的塑料,该绝缘基体具有用于电极的凹槽状的凹窝和用于小刀的引导狭槽。沟状凹槽与电极的形状相匹配。电极具有凹入凹窝。该电极例如设计为柱形売,但它还可以设计成具有直翼的U形截面。在其他可替代实例中,它可以是扁平电极。优选地它由薄壁平板部形成,该平板部通过支承于基体中而具有必要的机械稳定性。该电极通过电连接部件连接至延伸穿过轴的线路。该连接装置优选为隔离的电导体。它延伸穿过基体中合适的通道或通路,并且能够在其中第二臂部可动地安装在第一臂部的接头附近,沿基体的外侧延伸。基体设置有满足该要求的纵向延伸的凹窝,其内侧布置有线路。这确保装置的头部不会超出最大外截面,并且该装置,例如用于腹腔镜的,可以通过套管针得以推动。生理相容材料,诸如银、钛等,优选用作电导体。该电导体被设计成实心圆线、空心线、扁平线或编制物,条带等。小刀至少在基体的引导狭槽内得以精确引导。这里的小刀优选地引导至电极中心,并且还引导至第二臂部中心,进入它可以运动的纵向狭槽。在向前推动时,小刀至少部分可以通过第二臂部的纵向狭槽来引导导。小刀的精确引导可以确保切断血管时,该切断发生在血管先前熔合区的中心。因此所切断血管的两端具有相同长度的熔合部。最小化了由于没有在中心进行精确切削而引起的非控制流血的危险。小刀优选具有引导带和刀片,它们彼此牢固连接。引导带优选为沿小刀的运动方向延伸的细长元件,例如为塑料导轨的形式。它可以连接至金属的刀片上。然而刀片还可以是陶瓷、金刚石、塑料或其他材料。引导带还可以为金属。引导带还可以由刀片的加厚部分形成,这样引导带和刀片形成单件无缝单元。然而两部件结构是优选的。 小刀在引导狭槽或在纵向狭槽中的横向工作距离优选小于刀片厚度的五倍。小刀的横向工作距离优选约等于刀片的最大厚度。这使得小刀得以精确中间引导,以及由此而来在熔合组织区域中间引导切削。小刀的横向引导可通过引导狭槽来提供。可替代地,小刀的横向引导由纵向狭槽来提供。横向引导优选通过弓I导狭槽和纵向狭槽这两个来弓I导。这里的小刀横向工作距离理解为小刀处于中间位置时,引导带的侧翼距离引导狭槽或纵向狭槽侧翼的距离。这样,小刀的横向运动对应两倍的工作距离。小刀优选具有面向并且邻接电极的笔直以及纵向延伸的滑动边缘。滑动边缘可以设计的相对较短并且优选地直接邻接小刀的切削边缘。由此,确保臂部之间所夹持的血管在其整个横截面上被切断,并且没有切不断的残余组织。切削边缘优选布置在小刀的前侧。其优选地与小刀的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可以是锐角。切削边缘优选设计为笔直的并且沿引导带的方向延伸。引导带优选地突起超过切削边缘,从而阻止待切断血管的部分在小刀上施压以及由此而来的切削失败。第二臂部至少在其朝向电极的ー侧具有导电表面。如果第二臂部是非金属材料,之后该表面可以由薄电极板形成。然而第二臂部优选为固体金属。与此相独立的,第二臂部在其朝向电极的ー侧具有遵循电极形状的形状。换句话说,间隙距离基本恒定或朝向中间降低距离间隙在电极和第二臂部之间形成。与此相独立的,第二臂部的表面可以成形为例如有棱纹的、有绒毛的或其它形状。电极还可以设置有表面压型。即使电极的压型和第ニ臂部的压型是不同的,它们优选具有彼此匹配并彼此遵循的基本形状,用以限定具有间隙宽度的距离间隙,该间隙宽度优选朝向中间减小。用于将电极固定至第一臂部的保持部件优选形成在与另ー个相対的凹窝的上边缘。这些保持部件优选地由电绝缘突起形成,其具有例如与基体材料相同的材料。它们优选沿第二臂部的方向延伸并由此覆盖电极的上边缘。在装置闭合时,该突起优选与第二臂部限定间隙,该间隙具有距离B,该距离B在其最大时与距离间隙邻接保持部件处的宽度A相同。由于突起的电绝缘性,血管组织可以夹持在第二臂部和该突起之间而不会凝結。如果臂部因为组织特性而没有严格对称,也能确保组织被夹持。如果,例如夹持的血管具有随其长度变化的截面,这会导致横向距离B具有不同的值,即没有相同的尺寸。然而血管仍牢固地被夹持住。即使夹持在臂部和电极中间的组织,由于热作用和凝结作用以及夹持效应在该点上降低而收缩,也能可靠地消除血管的滑动。在小刀的随后启动过程中,血管的横向滑动并且之后在不合适点切断血管都能通过该方式进行消除。例如由突起形成的保持部件具有双重功能保持电极以及改进血管的夹持。在第一和第二臂部之间优选地设置间隔部件。该间隔部件阻止第二臂部接触电极以及由此发生的短路。此外,该间隔部件阻止在血管上无意施加并由此会压碎血管的过度压カ。该间隔部件优选地由金属突起形成,在其对侧上布置有非金属止动器。金属突起优选地连接至电源,即连接至电极或连接至第二臂部。如果组织处于突起和所布置的接触表面之间,则会阻止发生不期望的故障。如果该突起布置在反相电极附近,尤其是连接至电源,则会导致一定的电流流入所夹持的生物组织,由此就会收缩并且不再阻碍在第二臂部和电极之间设置最小期望距离。通过可替代的设计实例,间隔部件可以由非导电材料形成。这样可以减小臂部之间短路的危险,并且还能扩展凝结区域。附图说明从下面描述、从属权利要求或附图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有利实施方式的其他 细节图I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示意表示。图2 :该装置的臂部和小刀的示意侧视图。图3 :根据图2的臂部和小刀的部分剖面图。图4 :从纵轴方向观察的工具闭合时简化和示意表示的臂部和小刀的垂直剖面表/Jn o图5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头部的透视图,以及图6 :从纵轴方向观察的简化和示意表示的基体和小刀的垂直剖面表示。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了在操作于人体或动物体时能够例如用于夹持、熔合或切断血管的装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熔合和切削血管的装置(10),其包括:第一臂部(19),其具有电绝缘基体(23),该电绝缘基体(23)具有凹槽状凹窝(32)和引导狭槽(25),其中基体(23)上设置有保持部件(37、38、39),用于将一侧弯曲的电极(33)安装在固定位置;第二臂部(20),其可动地安装在基体(23)上,从而它可以朝向和远离电极(33)运动,其中第二臂部(20)具有纵向狭槽(31);以及小刀(21),其布置在基体(23)的引导狭槽(25)中,从而它可以纵向运动并被布置成突入到纵向狭槽(31)或移动到纵向狭槽(31)中,所述小刀(21)包括彼此牢固连接的引导带(29)和刀片(28),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刀(21)在引导狭槽(25)中的横向工作距离(S)小于刀片(28)厚度(D)的五倍,以及所述小刀(28)具有笔直并且纵向延伸的滑动边缘(28a),该滑动边缘面向并且接触电极(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邢丽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