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连接件、电机Ⅰ、电机Ⅱ、电机Ⅲ和夹持装置,支撑座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且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电机Ⅱ设置在支撑座的上方并与支撑座连接,电机Ⅲ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夹持装置连接,电机Ⅰ设置在夹持装置的一侧并与夹持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相对于传统的PCB板夹持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PCB板的三轴方向的任意移动,方便了PCB板的检测、成像等工序,同时保证PCB板在移动过程中避免人员的接触,防止PCB板的损伤,保证了检测、成像等数据的精确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夹持设备,特别是涉及ー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PCB (PrintedCircuitBoard),即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实现的,而现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エ业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根据电路层数,PCB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6层板,复杂的多层板可达几十层。单面板(Single-Sided Boards)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 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板。双面板(Double-Sided Boards)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双面板解决了单面板中因为布线交错的难点(可以通过孔导通到另一面),它更适合用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s)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用ー块双面作内层、ニ块单面作外层或ニ块双面作内层、ニ块单面作外层的印刷线路板,通过定位系统及绝缘粘结材料交替在一起且导电图形按设计要求进行互连的印刷线路板就成为四层、六层印刷电路板,也称为多层印刷线路板。如大部分的主机板都是4到8层的结构。作为用途最广泛的电子元件产品,PCB拥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对PCB板进行检測、整机装配、成像等エ序时,需要对PCB板进行移动,由于PCB板上的电子元件众多,如果直接用手触碰,会极易损坏PCB板,而普通的夹持工具由于カ度、转动等多方面原因,对PCB板的夹持和移动很不方便,特别是对PCB成像、检测等エ序中,需要对PCB板的多角度旋转和移动,普通的夹持工具不仅容易造成PCB板的损伤,而且会影响检测、成像结果,影响分析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ー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不仅可以夹持PCB板,还可以三轴方向对PCB板进行旋转和移动,不仅移动PCB板方便,而且方便了 PCB板的检测和成像,提高了检测和成像数据的精确性。本技术公开的ー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连接件、电机I、电机II、电机III和夹持装置,所述的支撑座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且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II设置在支撑座的上方并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的电机III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的电机I设置在夹持装置的ー侧并与夹持装置连接。本技术公开的ー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摇臂I、摇臂II、上夹持条、下夹持条和传动轴,所述的摇臂I和摇臂II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电机III固定在底座上并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电机I与摇臂I连接,所述的摇臂I的前端设有上夹持条和下夹持条,并且上夹持条设置在下夹持条的上方,且上夹持条与下夹持条配合设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通过设置的电机I、电机II、电机III,为PCB板三轴方向的转动提供动力,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平移或两向转动,使PCB板的移动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的摇臂I和摇臂II,可以控制PCB板的升高或降低;通过设置的传动轴,可以控制PCB板的360度旋转;通过设置相配合的上夹持条和下夹持条,可以紧密的夹持PCB板,防止PCB板在移动过程中的滑脱。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相对于传统的PCB板夹持工具,本技术实现了 PCB板的三轴方向的任意移动,方便了 PCB板的检测、成像等工序,同时保证PCB板在移动过程中避免人员的接触,防止PCB板的损伤,保证了检测、成像等数据的精确性。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底座,2、支撑座,3、连接件,4、电机I,5、电机II,6、电机III,7、摇臂I,8、摇臂II,9、上夹持条,10、下夹持条,11、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I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包括底座I、支撑座2、连接件3、电机I 4、电机II 5、电机III 6和夹持装置,所述的支撑座2设置在底座I的上方,并且通过连接件3与底座I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II 5设置在支撑座2的上方并与支撑座2连接,所述的电机III 6固定在底座I上并与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的电机I 4设置在夹持装置的一侧并与夹持装置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摇臂I 7、摇臂II 8、上夹持条9、下夹持条10和传动轴11,所述的摇臂I 7和摇臂II 8通过传动轴11连接,所述的电机III 6固定在底座I上并与传动轴11连接,所述的电机I 4与摇臂I 7连接,所述的摇臂I 7的前端设有上夹持条9和下夹持条10,并且上夹持条9设置在下夹持条10的上方,且上夹持条9与下夹持条10配合设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通过设置的电机I、电机II、电机III,为PCB板三轴方向的转动提供动力,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平移或两向转动,使PCB板的移动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的摇臂I和摇臂II,可以控制PCB板的升高或降低;通过设置的传动轴,可以控制PCB板的360度旋转;通过设置相配合的上夹持条和下夹持条,可以紧密的夹持PCB板,防止PCB板在移动过程中的滑脱。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相对于传统的PCB板夹持工具,本技术实现了 PCB板的三轴方向的任意移动,方便了 PCB板的检测、成像等エ序,同时保证PCB板在移动过程中避免人员的接触,防止PCB板的损伤,保证了检测、成像等数据的精确性。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支撑座、连接件、电机I、电机II、电机III和夹持装置,所述的支撑座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且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II设置在支撑座的上方并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的电机III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的电机I设置在夹持装置的一侧并与夹持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摇臂I、摇臂II、上夹持条、下夹持条和传动轴,所述的摇臂I和摇臂II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的电机III固定在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PCB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支撑座、连接件、电机Ⅰ、电机Ⅱ、电机Ⅲ和夹持装置,所述的支撑座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且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Ⅱ设置在支撑座的上方并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的电机Ⅲ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夹持装置连接,所述的电机Ⅰ设置在夹持装置的一侧并与夹持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纳德,
申请(专利权)人:伟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