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倒挡中间齿轮齿形精整及倒锥成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163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倒档中间齿轮齿形精整及倒锥成形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上模由凸模和上压板、下垫板及压缩弹簧构成。下模位于上模之下,它由凹模和顶出套、顶杆、底座和中垫组成,压套套装在凹模外壁上,凹模外壁是正圆锥体,压套内孔是与凹模外壁相配合的倒圆锥体。由压套、底座与复位弹簧组成上下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凹模是一种按齿数等分成片状模块的组合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一套模具在一次成形锻造过程,便可完成齿部精整成形及倒锥成形,精简了生产工序,减小了模具数量。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模具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冷精锻模,特别是一种齿轮齿形精整及倒锥成 形精锻模,属于金属压力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器中的倒档中间齿轮工况较复杂,既要承担传递扭矩和换 档,又要防止脱档。所以倒档中间齿轮的齿形与常规齿轮的齿形有所不 同,其齿部设有倒锥度以防脱档,也就是说倒档中间齿轮齿部沿齿轮轴 线方向外端齿宽大于内端齿宽,此种结构的齿形复杂,加工难度大。倒 档中间齿轮的传统加工方法是金属切削加工方式,此种加工方式能够实 现精密加工,但生产效率低、金属利用率低,最重要的是金属流线被切 断,使产品的机械强度降低。另外,金属切削加工时齿面两侧倒角连接 过渡不够圆滑,增加了挂档力和换档时间,使换档操作具有阻滞感,降 低了驾驶舒适度。现有技术中已有先用温锻或热锻齿部成形,后用精整 模具在压力机上完成齿部整形,然后用倒锥模具在压力机上完成齿部倒 锥成形。尽管此项技术比常规金属切削技术有较大进步,产品质量有很 大提高,但需要经数道工序和用数套模具才能完成加工,其生产效率仍 不够高,模具寿命低,生产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质量 好,生产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倒档中间齿轮齿形精整及倒锥成形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两个部分;所述上模由凸模(1)和外置的上模架构成,上模架是一种上下可弹性伸缩的环形体,它由配对的上压板(2)、下垫板(4)及压缩弹簧(3)构成;所述下模位于上模之下,它由模腔朝上的凹模(5)和外置的下模架构成,下模架以顶出套(10)和顶杆(12)为轴芯,叠加底座(11)、中垫(9)组成安装凹模(5)的基座,压套(6)套装在凹模(5)外壁上,压套(6)与底部的底座(11)端面之间,通过螺栓(8)套装复位弹簧(7)后相连接构成上下弹性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5)是一种按齿数等分成片状模块的组合体,凹模(5)外壁是锥体斜度8°-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倒档中间齿轮齿形精整及倒锥成形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两个部分;所述上模由凸模(1)和外置的上模架构成,上模架是一种上下可弹性伸缩的环形体,它由配对的上压板(2)、下垫板(4)及压缩弹簧(3)构成;所述下模位于上模之下,它由模腔朝上的凹模(5)和外置的下模架构成,下模架以顶出套(10)和顶杆(12)为轴芯,叠加底座(11)、中垫(9)组成安装凹模(5)的基座,压套(6)套装在凹模(5)外壁上,压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相夏汉关申加圣赵红军董义成国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