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平面槽型换向器整体冷锻制造方法与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817751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面槽型换向器整体冷锻制造方法和模具,其特征是换向器的本体件由两道冷锻工序成形,通过第一道冷锻工序的剪挤变形成形出换向器本体的直槽,再通过第二道冷锻工序的剪挤变形、镦粗、压凹成形出换向器本体件的横槽及平面,其第一道模具由上模套、冲头、芯轴、凹模、下模套等零件组成,其中凹模具有与换向器本体件的直槽相对应的空槽结构,第二道模具由上模套、冲头、芯轴、上凹模、下模外套、下凹模、压槽片、凹模套等零件组成,其中压槽片镶嵌在下凹模中,压槽片与坯料的直槽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工序少,流程短,占用设备和工装数量少、生产场地小;材料利用率高;工件耐磨性好;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制电机换向器及其类似零件的生产领域,涉及金属塑性成形技术中的冷锻工艺与模具设计。
技术介绍
电机换向器是直流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枢上的一个重要部件,是由云母片隔开的许多铜片组成的圆筒形或圆盘形零件。现有的换向器的传统制造过程是线材-拉拔-退火-拉丝(4道次)-冲压切断(成单片)-去毛刺(甩筒)-排片(将换向片与云母片交错嵌排,排成圆环状并箍紧,形成换向器的本体件)-压制酚醛树脂并固化-切削加工(铣槽等)-焊嵌漆包线等,然后获得换向器成品。平面槽型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同样还是停留在现有的传统换向器制造工艺上,制造过程与换向器的传统制造过程大致相同。这种传统换向器制造工艺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落后,例如制造工序多、生产流程长;占用的生产设备多、工装数量多、生产场地大;材料利用率低;工件耐磨性不够;有一部分工序工人劳动强度大,有一部分工序为劳动力密集性生产等等。近年来,国内外已出现对换向器落后的制造工艺进行革新的动向,提出了采用冷冲压、冷挤压、冷锻等先进的精密冷压成形工艺的制造方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换向器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冷挤压换向器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槽型换向器整体冷锻制造方法,由换向器的本体件的制作、酚醛树脂的压制固化、切削加工、焊嵌漆包线等工序组成,其特征是换向器的本体件由两道冷锻工序成形,先将管坯置于第一道冷锻工序的模具中,通过剪挤变形,成形出换向器本体的直槽,然后将已成形出直槽的坯料经退火后置于第二道冷锻工序的模具中,通过剪挤变形成形出横槽,同时镦粗且压凹出平面及连皮,成形出换向器本体件的横槽及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槽型换向器整体冷锻制造方法,由换向器的本体件的制作、酚醛树脂的压制固化、切削加工、焊嵌漆包线等工序组成,其特征是换向器的本体件由两道冷锻工序成形,先将管坯置于第一道冷锻工序的模具中,通过剪挤变形,成形出换向器本体的直槽,然后将已成形出直槽的坯料经退火后置于第二道冷锻工序的模具中,通过剪挤变形成形出横槽,同时镦粗且压凹出平面及连皮,成形出换向器本体件的横槽及平面。2.一种平面槽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险峰蔡琨李湖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