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景海专利>正文

一种救援车及其救援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71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援梯,包括用于连接被困人员所在地的过桥装置,该救援梯还包括:若干节滑动套接的龙门架;各个龙门架上均设有输送架,相邻两个的输送架可对接,且过桥装置至少与顶部的龙门架相连;设置在各个输送架上的输送装置;使输送装置沿输送架上下运动的传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装置。采用多级龙门架安装输送架的升降结构,将地面与被困人员所在地之间的救援梯分为多段,即缩短了云梯凳的长度,被困人员通过多级升降的输送架到达地面,通过各输送装置的上下运动,显著的减小了两次救援工作间的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救援梯的救援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抢险救援与高空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救援车及其救援梯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高空抢险救援的装置很多,如登高车、云梯车等救援机械,均是用于高空意外救援的设备。在应用时,通过云梯凳,使高空作业或被困人员爬至地面。但是由于云梯凳有承载人数的限定,且高空作业人员或被困人员需在其上爬行,导致两次救援之间的时间很长,不能快速将高空作业或被困人员送至地面,使得营救效率很低。尤其是在事态紧急,且被困人员多的情况下,由于两次救援工作之间的时间较长,可能会错过救援的最佳时机,更甚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因此,如何缩短两个救援工作之间的时间,以提高营救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救援梯,以提高营救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救援梯的救援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援梯,包括用于连接被困人员所在地的过桥装置,该救援梯还包括若干节滑动套接的龙门架;各个所述龙门架上均设有输送架,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架可对接,且所述过桥装置至少与顶部的所述龙门架上的所述输送架相连;设置在各个所述输送架上的输送装置;使所述输送装置沿所述输送架上下运动的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上述的救援梯中,所述输送架的一端悬挂在所述龙门架顶端的龙门架横梁上,另一端与相邻的龙门架通过滑动装置相连。优选地,上述的救援梯中,所述输送装置为踏杆。优选地,上述的救援梯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两端的主动链轮和凸轮;与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凸轮相配合的链条,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链条上。优选地,上述的救援梯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传动分机构,且两条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个相对侧边相连。优选地,上述的救援梯中,所述过桥装置包括与顶部的所述龙门架相连的固定过桥;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过桥的两端,与所述固定过桥滑动相连的伸缩过桥;与所述伸缩过桥相连,带动所述伸缩过桥沿所述固定过桥滑动的折叠臂;驱动所述折叠臂伸缩的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分别与折叠臂相连;分别设置在所述伸缩过桥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伸缩过桥滑动相连的伸缩引桥。优选地,上述的救援梯中,底端的所述龙门架上还设置有支撑平放状态的所述输送架的输送架滚轴。优选地,上述的救援梯中,还包括控制所述龙门架伸缩、所述过桥装置伸展以及所述输送装置启停和速度快慢调节的控制系统。优选地,上述的救援梯中,还包括设置在各个所述输送架上,供人员站立的缓台,且相邻的所述输送架之间通过所述缓台对接。—种救援车,包括救援车底盘、设置在所述救援车底盘上的救援梯和检测被困人员所在地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救援梯与所述救援车底盘通过第二伸缩杆铰接,且所述救援梯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救援梯。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救援梯,包括用于连接被困人员所在地的过桥装置,还包括若干节可滑动的相互套接的龙门架;各个龙门架上均设置有输送架,相邻的两个输送架之间可对接,且过桥装置至少与顶部的龙门架上的输送架相连;设置在各个输送架上的输送装置;使输送装置沿输送架上下运动的传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装置。通过在套接在一起的龙门架上均设置输送架,并且相邻的输送架可实现对接,利用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机构,使输送装置实现沿输送架上下运动的目的。工作时,被困人员通过过桥装置到达沿输送架上下运动的输送装置,然后到达与上述输送架对接的另一个输送架,最后使被困人员到达地面;同理救援人员可以通过上述方式从地面到达被困人员所在地。采用多级龙门架安装输送架的升降结构,将地面与被困人员所在地之间的救援梯分为多段,即缩短了云梯凳的长度,被困人员通过多级升降的输送架到达地面,通过各输送装置的上下运动,显著的减小了两次救援工作间的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救援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救援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救援车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A方向的龙门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的局部放大图。其中,I为龙门架、11为龙门架横梁、12为输送架滚轴、2为输送架、21缓台、22为落地踏板、3为输送装置、4为驱动装置、41为主动链轮、42为凸轮、43为链条、51为固定过桥、52为伸缩过桥、53为折叠臂、54为第一伸缩杆、55为伸缩引桥、61为第一控制盘、62为第二控制盘、63为总控制盘、64为对讲装置、7为救援车底盘、71为第二伸缩杆、72为平衡支腿、73为支撑横杆、81为滑块、82为导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救援梯,以提高营救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救援梯的救援车。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图3,其中,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救援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救援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救援车的俯视图。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救援梯,包括用于连接被困人员所在地的过桥装置,还包括若干节滑动套接的龙门架1,过桥装置至少与顶部的龙门架I相连;各个龙门架I上均设有输送架2,相邻的两个输送架2可对接,且过桥装置至少与顶部的龙门架I上的输送架2相连;设置在各个输送架2上的输送装置3 ;使输送装置3沿输送架2上下运动的传动机 构;驱动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装置4。为了减小该救援梯的体积,将救援梯的主架设置为若干节滑动套接的龙门架I。为了实现对被困人员的运输,在各个龙门架I上均设置了输送架2,为了使被困人员到达地面,相邻的输送架2可对接,即被困人员可以在相邻的输送架2之间转移,同时将顶部的龙门架I上的输送架2与过桥装置连接,以使被困人员通过过桥装置到达输送架2,为了使过桥装置稳定固定,将过桥装置固定在龙门架I上。为了对被困人员进行上下输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救援梯设置了输送装置3。由于靠人主动攀爬救援梯对于受伤的人员来说可能很难实现,鉴于此,设置了使输送装置3沿输送架2上下运动的传动机构,同时设置了驱动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装置4,本技术提供的驱动装置4可以为液压马达,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设置不同的驱动装置4。工作时,套接的龙门架I伸展到需要的位置,被困人员通过过桥装置到达设置在输送架2上的输送装置3,通过传动机构的工作,使被困人员下降到与相邻的输送架2对接的地方,然后被困人员转到相邻的输送架2上的输送装置3,直至到达地面,完成救援工作。相应的,救援人员可以通过地面上输送装置3上升到相邻的对接输送架2处,然后转移到相邻的输送架2上的输送装置3,直至到达被困人员所在地。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多级龙门架I安装输送架2的升降结构,将地面与被困人员所在地之间的救援梯分为多段,即缩短了云梯凳的长度,被困人员通过多级升降的输送架2到达地面,通过各输送装置3的上下运动,显著的减小了两次救援工作间的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请参考图4-图5,其中,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A方向的龙门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送架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援梯,包括用于连接被困人员所在地的过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救援梯还包括:若干节滑动套接的龙门架(1);各个所述龙门架(1)上均设有输送架(2),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架(2)可对接,且所述过桥装置至少与顶部的所述龙门架(1)上的所述输送架(2)相连;设置在各个所述输送架(2)上的输送装置(3);使所述输送装置(3)沿所述输送架(2)上下运动的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海
申请(专利权)人:李景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