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锻造曲轴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43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锻造曲轴的模具。该模具的上下模的分模面处,沿其模膛型腔周边设置了由飞边桥部和围绕着该飞边桥部外周的飞边仓部所构成的飞边槽。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飞边槽中,对应曲轴平衡块的型腔部分两侧的原飞边仓部处,在下模(或者上模)一侧设置有超过其分模面的墙体;该凸出的墙体与上模(或者下模)中对应的原飞边仓部处的凹入部之间,有其宽度与飞边桥部的高度相当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在原来对坯料金属的水平约束力非常有限的原桥部部位以外设置了墙体结构,改变了金属流向,增大了水平流动阻力,于是,就可以采用较小的坯料规格得到合格的锻件,材料利用率自然就提高了,能源消耗也就有了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领域中的模锻,具体涉及锻造曲轴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曲轴锻造成形工艺的模具中,依照传统的方式,在其模具上下模的分模面处,沿模膛周边设置了由飞边桥部和飞边仓部构成的飞边槽。飞边桥部是飞边槽中和模膛直接连接的一个间隙面,该间隙面由上下模对应处的各一个较浅的凹面构成,多余金属通过该间隙面挤出而形成飞边,它可产生阻力而使金属充满模膛。飞边仓部是围绕着飞边桥外周的凹槽,该凹槽由上下模对应处的各一个较深的凹面构成,它用于容纳多余的金属材料以确保曲轴坯最终能够与模膛吻合而锻造成型。然而,现有的这类飞边槽结构,只能在曲轴模锻成形后期才能产生较大的成形阻力,而在成形前期所产生的对坯料金属的水平约束力非常有限,使得材料过早地通过飞边桥部、而流向了飞边仓部,造成曲轴平衡块在其高度方向上的填充成型不足,也就成为了曲轴锻件的主要成形缺陷。因此,为了保证曲轴锻件平衡块部位的良好成形,目前只能靠增大下料规格来实现。而下料规格的增大,势必会造成材料、特别是能源的大量浪费。据统计,在采用现有的飞边槽结构时,曲轴锻件的材料利用率最高还不到75%。材料和能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是目前锻造曲轴的企业中急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曲轴的模具,该模具的上下模的分模面(56)处,沿其模膛型腔(3)周边设置了由飞边桥部(4)和围绕着该飞边桥部(4)外周的飞边仓部(7)所构成的飞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飞边槽中,对应曲轴平衡块的型腔部分两侧的原飞边仓部(7)处,在下模(5)一侧设置有超过其分模面(56)的墙体(1);该凸出的墙体(1)与上模(6)中对应的飞边仓部(7)处的原凹入部之间,有其宽度与所述飞边桥部(4)的高度相当的间隙(h↓[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曲轴的模具,该模具的上下模的分模面(56)处,沿其模膛型腔(3)周边设置了由飞边桥部(4)和围绕着该飞边桥部(4)外周的飞边仓部(7)所构成的飞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飞边槽中,对应曲轴平衡块的型腔部分两侧的原飞边仓部(7)处,在下模(5)一侧设置有超过其分模面(56)的墙体(1);该凸出的墙体(1)与上模(6)中对应的飞边仓部(7)处的原凹入部之间,有其宽度与所述飞边桥部(4)的高度相当的间隙(h3)。2.一种锻造曲轴的模具,该模具的上下模的分模面(56)处,沿其模膛型腔(3)周边设置了由飞边桥部(4)和围绕着该飞边桥部(4)外周的飞边仓部(7)所构成的飞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飞边槽中,对应曲轴平衡块的型腔部分两侧的原飞边仓部(7)处,在上模(6)一侧设置有超过其分模面(56)的墙体(1);该凸出的墙体(1)与下模(5)中对应的飞边仓部(7)处的原凹入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刘敏夏玉峰权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