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空心楼盖薄壁空心管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089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空心楼盖薄壁空心管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上平面的楼板面筋与位于下平面的楼板底筋,在楼板面筋与楼板底筋之间,设有若干排马凳,马凳的上下端分别与楼板面筋和楼板底筋联接,相邻两排马凳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中设有管壁分别与对应的马凳的侧筋顶靠的空心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马凳营造安装空间,马凳的侧筋顶靠住空心管,能限制空心管的移动,防止浇注混凝土时空心管移位,而作为中心枢纽,又将楼板面筋与楼板底筋联接起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容易实施,节省工时与施工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建筑工程中应用到的现浇空心楼盖,特别是现浇空心楼盖中用到的薄壁空心管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在建造高层建筑的时候,常常会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木。现浇空心楼盖弥补了传统结构形式的不足,其综合造价要比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低,而抗震性能要优越于传统结构形式。对现浇空心楼盖进行施工,大至是这些步骤首先支设好楼板模板,布置好钢筋结 构,然后捆扎好薄壁空心管,形成薄壁空心管固定结构,再浇注混凝土,凝固成型。业内普遍采用BDF管或者GBF管作为现浇空心楼盖中的薄壁空心管。BDF管的原材料由耐碱玻璃纤维及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捣制而成,而GBF管则是以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为增强材料、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混以适量的粉煤灰等高强材料复合而成。以GBF管为例,在现浇混凝土的时候,由于人为因素或空心管自身的原因,往往会使管出现上浮、移位、偏斜和空心管定位不准确等现象,从而造成现浇空心楼盖出现不密实、楼盖起拱等现象,这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装进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传统的空心管抗浮措施主要是通过上下钢筋夹住空心管中间用箍筋作为间隔定位,耗费的材料多,所需的人力资源较大工序繁冗。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浇空心楼盖薄壁空心管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上平面的楼板面筋(1)与位于下平面的楼板底筋(2),其特征在于:在楼板面筋(1)与楼板底筋(2)之间,设有若干排马凳(4),马凳(4)的上下端分别与楼板面筋(1)和楼板底筋(2)联接,相邻两排马凳(4)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中设有管壁分别与对应的马凳(4)的侧筋顶靠的空心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胜盛克亚何永良梁列明梁汉荣周锡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