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塑料球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09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用基于塑料球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梁和空心平板组成,空心平板内膜采用塑料空心球。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跨度L范围约为7~13.5米,配置普通钢筋和正反抛物线形预应力钢筋。空心平板的跨厚比范围约为L/H=24~32,将塑料空心球布置在空心平板的正中间,塑料空心球的净距不小于固定架宽度,在相邻塑料空心球之间可设置暗梁,其特征是:将塑料空心球布置在空心平板正中间,在塑料空心球之间布置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改善视觉效果,增加建筑使用净空,节省材料、减轻自重,缩短施工工期,结构构件一般不出现裂缝,且具有较好的保温、隔音和防火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建筑物的预应カ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尤其对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等达到绿色建筑要求的预应カ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预应カ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是按一定规则放置埋入式内模后,经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在楼板中形成空腔的预应カ楼盖。埋入式内模是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筒芯、箱体和筒体块体的总称,简称内模。现有内膜有的要求“两次浇筑、一次成型”,常常出现因先浇混凝土初凝,出现先、后浇筑混凝土粘接不良的后果;有的要求采用聚苯板或阻燃自息聚苯板,采用前 者防火性能不好,采用后者造价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预应カ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整体性、防火性和经济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塑料球的预应カ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该结构采用“一次浇筑、一次成型”,避免了因设计要求先、后两次浇筑混凝土,而出现在接茬面粘接不良的后果;该结构采用塑料空心球的防火性与建筑用的普通塑料管基本相同,比聚苯板防火性能好;该结构采用的塑料空心球内膜可以利用废旧塑料制成,比阻燃自息聚苯板经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用基于塑料球的预应カ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由预应カ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用基于塑料球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梁和空心平板组成,空心平板内膜采用塑料空心球;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跨度L为7~13.5米,配置普通钢筋和正反抛物线形预应力钢筋;空心平板的跨厚比为L/H=24~32,通过点焊钢筋网片固定架,将塑料空心球布置在空心平板的正中间,塑料空心球在两个主要受力方向呈现“一字形”布置,空心球的直径为空心平板厚度减去空心平板上、下面层的最小厚度,空心平板上/下面层的最小厚度不小于40毫米,空心球的间距不小于空心球固定架断面底边的宽度,在塑料空心球之间布置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在空心平板上、下面层设置普通钢筋,其特征是:将塑料空心球布置在空心平板正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保范波郭文彤张如杭胡程鹤张红和齐虎顾万黎于滨潘立聂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