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00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变截面板,形成双层箱形断面,变截面板跨度范围在7~36米,在外围构件中设置环形预应力筋,在中间层平板中设置抛物线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的构件侧面,当混凝土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并张拉,然后封堵张拉槽,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的构件侧面,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结构构件端部不具备张拉锚固条件时,能够实现预应力张拉连接,可提供较好的舒适度、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特别适用于地下重载、大跨双层箱形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建筑物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尤其是当在构件端部不具备预应力筋张拉、锚固条件时,在结构内部的混凝土构件侧面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是先安置后张预应力筋成孔的套管、构造钢筋和零件,然后安装模板和灌筑混凝土。预应カ筋可先穿入套管也可以后穿。等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千斤顶将预应カ筋张拉到要求的应カ并锚于构件的两端,预压应カ通过两端锚具传给构件混凝土。为了保护预应力筋不受腐蚀和恢复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预应カ筋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必须用水泥浆灌实。水泥浆除起防腐作用外,也有利于恢复预应カ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为了方便施工,有时也可采用在预应カ筋表面涂刷防锈蚀材料并用塑料套管或油纸包裹的无粘结后张预应力。但是,在地下结构构件的两端,通常因张拉预应カ需要预留张拉槽,导致増加工程造价、延长施工エ期,对ー些工程来说,延长施工エ期是不能接受的。在2002年11月出版的《广东土木与建筑》第11期第11页上批露了ー个地下大跨、重载结构,该文章对预应力与普通混凝土结构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井指出预应カ结构可进ー步減少地铁车站的钢筋混凝土用量,减小梁/板高度,以使车站埋深较小;车站顶板跨中最大变形较小,抗裂性也较好;但考虑到采用预应カ施工技术,施工エ艺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在地下车站施工中应慎用。该设计最终选用了普通混凝土结构方案。与预应カ结构相比,这种普通混凝土结构变形较大、抗裂性能较差、耐久性能不好,经济性一般,限制了的大跨、重载结构的进ー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在其端部要求预留张拉锚固条件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该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不再要求在构件端部必须预留张拉锚固条件,而是可在结构内部的构件侧面预留张拉槽,在张拉槽中通过中间锚具完成预应カ筋的连接、张拉,该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预应カ张拉エ艺较为简单、エ期相对较短,造价基本不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カ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变截面板,形成双层箱形断面,变截面板跨厚比范围在7 36米,在侧墙、顶板和底板中设置环形预应カ筋,在框架中板设置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カ较小、施工方便的构件侧面,当浇灌混凝土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カ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然后在中间锚具的任ー张拉端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按要求加强钢筋配置,封堵张拉槽即可,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カ较小、施エ方便的构件侧面,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カ筋。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结构横断面为双层箱形形状,变截面板跨度L不小于7米,暗梁、暗柱组成环形闭合暗框架,暗框架间距不大于L/3。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变截面板内预应カ筋与传统的预应カ变截面板配筋相似,呈正反抛物线分布,反弯点位置通常为0. 08L 0. 12L,设置在侧墙、顶板和底板的预应力筋形成一条环形曲线,中板使用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预应カ束外形尽量与弯矩图一致,尽量靠近受拉边缘布置。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预应カ筋的束形可以是闭合曲线,也可以是非闭合曲线;如果是闭合曲线,无锚固端;如果是非闭合曲线,其端部为锚固端。本技术的特征还在干每束预应カ筋由2 8根预应カ钢绞线组成,预应カ束的间距根据计算确定。本技术的特征还在干张拉槽预留在受カ较小、施工方便的位置,采用加强措 施设置在变截面板跨中的侧面;同一预应カ束预留槽和中间锚具的间距,根据设计需要设置,其范围为15 50米。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如果具备张拉锚固条件,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或外部的构件端部及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构件端部不具备张拉锚固条件时,能够实现预应カ张拉、锚固,特别适用于地下重载、大跨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可提供较好的舒适度和使用性能,可減少占地面积,缩短施工エ期,结构简单,工程造价基本不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图2是图2的1-1剖面图。图3是图3的2-2剖面图。图中I.环形曲线预应力束,2.侧墙,3.中间锚具(又称环锚、游动锚),4.中间锚具的一个张拉端,5.环形曲线预应力束的预留张拉槽,6.中间锚具的另ー个张拉端,7.结构内部空间,8.结构外部,9.变截面顶板/底板,10.暗梁,11.暗柱,12.正反抛物线预应力束,13.中板。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说明图1、2、3中,环形曲线预应力束(I)为一条平面闭合曲线,由8根预应カ钢绞线组成,铺放环形曲线预应力束(I),将环形曲线预应力束(I)的张拉槽(5)预留在变截面顶板/底板(9)跨中内侧,当浇灌混凝土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张拉槽处(5)通过中间锚具(3)将环形曲线预应力束(I)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然后在中间锚具的任一张拉端(4或6)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按要求封堵张拉槽(5)即可。正反抛物线预应力束(12)的实施方式基本同环形曲线预应力束(I)。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变截面板,形成双层箱形断面,变截面板跨厚比范围在7 36米,在侧墙、顶板和底板中设置环形预应力筋,在框架中板设置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的构件侧面,当浇灌混凝土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然后在中间锚具的任一张拉端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加强钢筋配置,封堵张拉槽即可,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 方便的构件侧面,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其特征是结构横断面为双层箱形形状,变截面板跨度L不小于7米,暗梁、暗柱组成环形闭合暗框架,暗框架间距不大于L/3。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其特征是变截面板内预应力筋呈正反抛物线分布,反弯点位置通常为O. 08L O. 12L,设置在侧墙、顶板和底板的预应力筋形成一条环形曲线,中板使用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预应力束外形与弯矩图一致,靠近受拉边缘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其特征是预应力筋的束形可以是闭合曲线,也可以是非闭合曲线;如果是闭合曲线,无锚固端;如果是非闭合曲线,其端部为锚固端。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其特征是每束预应力筋由2 8根预应力钢绞线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其特征是 张拉槽预留在受力较小的位置,采用加强措施设置在变截面板跨中的侧面;同一预应力束预留槽和中间锚具的间距范围为15 50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变截面板,形成双层箱形断面,变截面板跨度范围在7~36米,在外围构件中设置环形预应力筋,在中间层平板中设置抛物线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的构件侧面,当混凝土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变截面板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变截面板,形成双层箱形断面,变截面板跨厚比范围在7~36米,在侧墙、顶板和底板中设置环形预应力筋,在框架中板设置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的构件侧面,当浇灌混凝土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然后在中间锚具的任一张拉端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加强钢筋配置,封堵张拉槽即可,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的构件侧面,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贵平刘明保徐凌朱胜利吴林林胡程鹤齐虎聂永明宫剑飞任正录冯大斌于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