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9991 阅读:3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框架结构,形成双层箱形断面,框架梁跨高比范围在7~36米,在框架柱、顶梁和底梁中设置环形预应力筋,在框架中梁设置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的框架侧面,当浇灌混凝土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然后在中间锚具靠近结构内部的一端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按要求封堵张拉槽即可,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框架的侧面、受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位置处,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构件端部不具备张拉锚固条件时,能够实现预应力张拉、锚固,特别适用于地下重载、大跨混凝土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可提供较好的舒适度和使用性能,可减少占地面积,缩短施工工期,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与传统的预应力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相比,工程造价可持平或略为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尤其是当在框架端部不具备预应力筋张拉、锚固条件时,在结构内部的混凝土框架侧面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是先安置后张预应力筋成孔的套管、构造钢筋和零件,然后安装模板和灌筑混凝土。预应力筋可先穿入套管也可以后穿。等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千斤顶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要求的应力并锚于梁的两端,预压应力通过两端锚具传给构件混凝土。为了保护预应力筋不受腐蚀和恢复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预应力筋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必须用水泥浆灌实。水泥浆除起防腐作用外,也有利于恢复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为了方便施工,有时也可采用在预应力筋表面涂刷防锈蚀材料并用塑料套管或油纸包裹的无粘结后张预应力。但是,在地下结构构件的两端,通常因张拉预应力需要预留张拉槽,导致增加工程造价、延长施工工期,对一些工程来说,延长施工工期是不能接受的。在2002年11月出版的《广东土木与建筑》第11期第11页上批露了一个地下大跨、重载结构,该文章对预应力与普通混凝土结构两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框架结构,形成双层箱形断面,框架梁跨高比范围在7 36米,在框架柱、顶梁和底梁中设置环形预应力筋,在框架中梁设置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的框架侧面,当浇灌混凝土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然后在中间锚具靠近结构内部的一端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按要求封堵张拉槽即可,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框架的侧面、受力较小且施工方便的位置处,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其特征是结构横断面为双层箱形形状,框架梁跨度L不小于7米,框架梁为T型截面,框架间距不大于L/3。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双层T型框架箱形结构,其特征是框架梁内预应力筋与传统的预应力框架梁配筋相似,呈正反抛物线分布,反弯点位置通常为O.08L O. 12L,设置在框架柱、框架顶梁和底梁的预应力筋形成一条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保宫剑飞郑文华康富中乐贵平魏怡冯大斌于滨聂永明徐凌朱胜利吴林林任正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