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单层I型框架箱形结构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单层I型框架箱形结构,尤其是 当在框架端部不具备预应力筋张拉、锚固条件时,在结构内部的框架腹板侧面连接、张拉预 应力筋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单层I型框架箱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单层I型框架箱形结构是先安置后张预应力筋成孔 的套管、构造钢筋和零件,然后安装模板和灌筑混凝土。预应力筋可先穿入套管也可以后 穿。等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千斤顶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要求的应力并锚于梁的两端,预压应 力通过两端锚具传给构件混凝土。为了保护预应力筋不受腐蚀和恢复预应力筋与混凝土 之间的粘结力,预应力筋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必须用水泥浆灌实。水泥浆除起防腐作用外, 也有利于恢复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为了方便施工,有时也可采用在预应力筋 表面涂刷防锈蚀材料并用塑料套管或油纸包裹的无粘结后张预应力。但是,在地下结构构 件的两端,通常因张拉预应力需要预留张拉槽,导致增加工程造价、延长施工工期,对一些 工程来说,延长施工工期是不能接受的。在2002年11月出版的《广东土木与建筑》第1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单层I型框架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框架结构,形成箱形断面,框架梁为I型截面,框架梁跨高比范围在7~36米,在框架中设置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框架梁的腹板侧面,当浇灌混凝土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然后在腹板两侧通过中间锚具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封堵张拉槽即可,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的框架梁的腹板侧面,在框架梁I型截面内,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单层I型框架箱形结构,在平行其断面方向设置框架结构,形成箱形断面,框架梁为I型截面,框架梁跨高比范围在7 36米,在框架中设置预应力筋,将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框架梁的腹板侧面,当浇灌混凝土后,在张拉槽处通过中间锚具将同一预应力筋束的各段首尾顺序连接,然后在腹板两侧通过中间锚具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封堵张拉槽即可,其特征是张拉槽预留在结构内部受力较小、施工方便的框架梁的腹板侧面,在框架梁I型截面内,通过中间锚具连接并张拉预应力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单层I型框架箱形结构,其特征是结构横断面为单层箱形形状,框架梁跨度L不小于7米,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永明,刘明保,齐虎,胡程鹤,宫剑飞,乐贵平,冯大斌,于滨,徐凌,朱胜利,吴林林,任正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