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进水槽和出水槽设置在塔体上部侧边,第二管道一端连通进水槽底部,另一端连通塔体底部,分离器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塔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塔体内部设置分离器,有效减小了水流上升端面,使底部水流上升的过程中,设置在塔体中间的分离器阻挡中部水流,使塔体内部水流最先侧边上升,从而达到方便进水和出水的目的,分离器和支撑杆一体式的结构,也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结构简单,十分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
技术介绍
流化床是处理污水的一种重要设备,原有的生物处理污水的原理是让空气中的氧气充分与污水接触,使空气中的氧充分溶解于污水。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氧与污水充分溶解后,仍不能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就需要加入适量的药剂,使药剂与污水进行混合,然而现有反应塔的塔体内部水流上升端面较大,达不到方便进水和出水的目的。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水流上升端面较大,不方便进水和出水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包括第二管道、塔体、和连通塔体的进水槽和出水槽,所述进水槽和出水槽设置在塔体上部侧边,所述第二管道一端连通进水槽底部,另一端连通塔体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塔体内部用于减小水流上升端面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塔体内部。在本技术中,所述分离器和支撑杆为一体式的结构。在本技术中,所述进水槽包含塔体进水口和底部进水口,所述出水槽包含塔体出水口和底部出水口,所述塔体进水口和塔体出水口分别连通塔体内部,所述塔体进水口在塔体上的高度低于塔体出水口在塔体上的高度。在本技术中,所述塔体进水口和塔体出水口上分别设置用于过滤水面悬浮物质的塞网。在本技术中,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第一加药管道和第二加药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在塔体底部,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进水槽底部,第二管道另一端连通在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上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的一侧设置第一加药管道和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一管道上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加药管道和第二循环水泵。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加药管道为硫酸亚铁加药管道,第二加药管道为双氧水加药管道。在本技术中,还包括设置在塔体底部使水流均匀流出的布水管道,第一管道的两端连通布水管道的两端。在本技术中,所述布水管道为均匀分布在塔体底部的布水管道,所述布水管道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孔。在本技术中,还包括设置在塔体内部用于助推反应的铁砂。本技术的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与现有产品相比,在塔体内部设置分离器,有效减小了水流上升端面,使底部水流上升的过程中,设置在塔体中间的分离器阻挡中部水流,使塔体内部水流最先侧边上升,从而达到方便进水和出水的目的,分离器和支撑杆一体式的结构,也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参见图1,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包括起连接作用的第二管道500、起承载作用的塔体100、和连通塔体100的达到方便进水效果的进水槽200和用于出水的出水 槽300,进水槽200和出水槽300设置在塔体100上部侧边,第二管道500 —端连通进水槽200底部,另一端连通塔体100底部,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还包括设置在塔体100内部用于减小水流上升端面的分离器600,分离器600通过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杆610设置在塔体100内部。分离器600和支撑杆610为一体式的结构,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进水槽200包含塔体进水口 210和底部进水口 220,出水槽300包含塔体出水口310和底部出水口 320,塔体进水口 210和塔体出水口 310分别连通塔体100内部,塔体进水口 210在塔体100上的高度低于塔体出水口 310在塔体100上的高度,达到循环水处理的目的。塔体进水口 210和塔体出水口 310上分别设置用于过滤水面悬浮物质的塞网211。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还包括第一管道400、第一循环水泵410、第二循环水泵420、第一加药管道411和第二加药管道421,第一管道400的两端分别连通在塔体100底部,第二管道500的一端连通进水槽200底部,第二管道500另一端连通在第一管道400上,第一管道400上与第二管道500的连接处的一侧设置第一加药管道411和第一循环水泵410,第一管道400上与第二管道500的连接处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加药管道421和第二循环水泵420。第一加药管道411为硫酸亚铁加药管道,第二加药管道421为双氧水加药管道。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还包括设置在塔体100底部使水流均匀流出的布水管道110,第一管道400的两端连通布水管道110的两端。布水管道110为均匀分布在塔体100底部的布水管道110,布水管道110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孔,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还包括设置在塔体100内部用于助推反应的铁砂120。在使用的时候,第一管道400的两端分别连通在塔体100底部,第二管道500的一端连通进水槽200底部,第二管道500另一端连通在第一管道400上,第一管道400上与第二管道500的连接处的一侧设置第一加药管道411和第一循环水泵410,第一管道400上与第二管道500的连接处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加药管道421和第二循环水泵420,启动第一循环水泵410和第二循环水泵420,一部分污水由外界进入进水槽200,另一部分塔体100内部的水流通过塔体进水口 210进入进水槽200,第一循环水泵410带动第一加药管道411的药剂从塔体100底部一端流入布水管道110,第二循环水泵420带动第二加药管道421的药剂从塔体100底部另一端流入布水管道110,布水管道110上均匀开设有小孔,使混合后的水流均与流入塔体100底部,铁砂120使污水与药剂达到更好的反映效果,进水槽200上的塔体进水口 210和出水槽300上的塔体出水口 310上分别设置的塞网211,就可以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进行过滤,塔体100内部,水流在塔体100内部上升的时候,分离器600阻挡水流,使水流从塔体100内部的侧部上升,达到方便进水和出水的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与现有产品相比,在塔体100内部设置分离器600,有效减小了水流上升端面,使底部水流上升的过程中,设置在塔体100中间的分离器600阻挡中部水流,使塔体100内部水流最先侧边上升,从而达到方便进水和出水的目的,分离器600和支撑杆610 —体式的结构,也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技术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ー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包括第二管道、塔体、和连通塔体的进水槽和出水槽,所述进水槽和出水槽设置在塔体上部侧边,所述第二管道一端连通进水槽底部,另一端连通塔体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塔体内部用于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入分离器的芬顿流化床,包括第二管道、塔体、和连通塔体的进水槽和出水槽,所述进水槽和出水槽设置在塔体上部侧边,所述第二管道一端连通进水槽底部,另一端连通塔体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塔体内部用于减小水流上升端面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塔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喜民,王立军,陈红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顶裕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