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翻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43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翻转结构,包括主梁以及支承主梁的两条支腿,支腿底部安装有落在轨道上的行走机构,所述主梁为双主梁结构,所述双主梁上设置有互不干涉的上行走小车和下行走小车;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上行走小车设置有双主起升机构,所述下行走小车上同时设置有主起升机构和副起升机构。在造船业吊装大型船体分段时,能够利用上、下行走小车的主起升机构来实现,同时,可通过副起升机构辅助实现船体分段的翻转。另外,若起吊的物品质量较小,也可以直接采用副起升机构进行吊装,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双梁门式起重机,特别涉及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翻转结构
技术介绍
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ー种变形,其金属结构为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门式起重机按主梁形式分为单主梁门式起重机和双主梁门式起重机,目前大多数双主梁门式起重机采用上、下行走小车结构,上行走小车上设置两个吊装总成。下行走小车上设置ー个吊装总成。该种结构能够吊装大型的船体分段,但在需要对船体分段进行翻转 时较为不便,使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吊装和翻转的双梁门式起重机翻转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翻转结构,包括主梁以及支承主梁的两条支腿,支腿底部安装有落在轨道上的行走机构,所述主梁为双主梁结构,所述双主梁上设置有互不干渉的上行走小车和下行走小车;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上行走小车设置有双主起升机构,所述下行走小车上同时设置有主起升机构和副起升机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造船业吊装大型船体分段吋,能够利用上、下行走小车的主起升机构来实现,同时,可通过副起升机构辅助实现船体分段的翻转。另外,若起吊的物品质量较小,也可以直接采用副起升机构进行吊装,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双梁门式起重机翻转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包括主梁I、支腿2、行走机构3、上行走小车4、下行走小车5、主起升机构6、主起升机构7、主起升机构8和副起升机构9。上述主梁I的两端设置支承主梁I的支腿2,其中一端的支腿2刚性腿,另一端为柔性腿。支腿2底部安装有落在轨道上的行走机构3。主梁I为双主梁结构,在两主梁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安装内导轨和外导轨,内导轨设置有下行走小车5,外导轨上设置上行走小车4。上行走小车4上安装有双主起升机构6、7,主起升机构6、7设置在上行走小车4的两侧,下行走小车5上同时设置有主起升机构8和副起升机构9。本实施例中,主起升机构6、7的起重量均为170吨,主起升机构8的起重量为250吨,副起升机构9 的起重量为20吨。权利要求1.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翻转结构,包括主梁以及支承主梁的两条支腿,支腿底部安装有落在轨道上的行走机构,所述主梁为双主梁结构,所述双主梁上设置有互不干涉的上行走小车和下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走小车设置有双主起升机构,所述下行走小车上同时设 置有主起升机构和副起升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翻转结构,包括主梁以及支承主梁的两条支腿,支腿底部安装有落在轨道上的行走机构,所述主梁为双主梁结构,所述双主梁上设置有互不干涉的上行走小车和下行走小车;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上行走小车设置有双主起升机构,所述下行走小车上同时设置有主起升机构和副起升机构。在造船业吊装大型船体分段时,能够利用上、下行走小车的主起升机构来实现,同时,可通过副起升机构辅助实现船体分段的翻转。另外,若起吊的物品质量较小,也可以直接采用副起升机构进行吊装,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文档编号B66C19/00GK202643142SQ20122015569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盛华, 朱春华 申请人:领新(南通)重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梁门式起重机翻转结构,包括主梁以及支承主梁的两条支腿,支腿底部安装有落在轨道上的行走机构,所述主梁为双主梁结构,所述双主梁上设置有互不干涉的上行走小车和下行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走小车设置有双主起升机构,所述下行走小车上同时设置有主起升机构和副起升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华朱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领新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