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锻用飞边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11 阅读:6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模锻工艺技术领域的模锻用飞边槽结构,包括:飞边槽内圈、飞边槽外圈和飞边槽顶面,其中飞边槽内圈和飞边槽外圈为具有倾角的斜面,飞边槽顶面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确保锻模质量的同时,节约了模具制备材料且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模锻
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模锻用飞边 槽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开式模锻工艺中,为使锻模模膛周边的飞边槽能够容纳多余金 属的同时对上下模打靠时起到缓冲作用,另外飞边槽还能够阻止金属外流,迫 使金属充满模膛。锻造模具的设计,在保证锻件所需的形状及尺寸的同时,还 要满足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性能要求。若干年来,人们采用刚性的飞边槽, 这种飞边槽不可调整。因而流入飞边槽中的金属占整个锻件的重量达到20% 50%,使材料的利用率大幅降低;同时在锻件的凸角、转角和圆角处易产生待锻金属填充不够,或在锻件的分模面产生错移。为了节约可贵的金属,降低成 本,现阶段急需一种既能够保证锻件质量,又节约金属材料的锻造装置。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技术专利号02265187. 3,授权公告 号CN2558493的专利技术,该技术记载了一种焊接叉半闭式锻造模具在 模体分模面下凹处飞边的桥部后面设有阻挡墙,该阻挡墙的拔模斜度为 0° -45° ,其最佳拔模斜度为0° -10° ;桥部宽度为2-50mm,其最佳宽度为 5-20mm阻挡墙上、下模间隙为0. 2-10mm,最佳间隙为0. 5_2. Omm。该技术虽然 结构比较简单,取消了水平方向上的飞边槽,多余材料产生纵向毛刺,给后续 机械加工带来多余加工工序,且毛坯的下料精度要求高得多。节材幅度也只有 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锻用飞边槽结构,能够在 确保模锻件质量的同时,节约模锻件制备材料且增加锻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飞边槽内圈、飞边槽外圈和飞边槽顶面,其中飞边槽内圈和飞边槽外圈为具有倾角的锥面, 飞边槽顶面上设有若干螺钉孔。所述的飞边槽内圈包括垂直部圆柱面和梯形部圆锥面,其中垂直部圆 柱面位于梯形部圆锥面上。所述的梯形部圆锥面的厚度为^,梯形部圆锥面的锥角为,垂直部圆柱 面的厚度等于^。所述的锥角的范围是3。 20° 。所述的垂直部圆柱面的厚度、与梯形部圆锥面的厚度为^满足关系式^二^+k,其中k为高度系数,k的取值范围在3 5毫米。本技术在确保锻模质量的同时,节约了模锻件制备材料且增加了模具 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直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设置于锻模中的半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包括飞边槽内圈1、飞边槽外圈2和飞边槽顶面3,其中飞边槽内圈l和飞边槽外圈2为具有倾角的圆锥面,飞边槽顶面3上 设有若干螺钉孔4。所述的飞边槽内圈l包括垂直部圆柱面5和梯形部圆锥面6,其中垂直部圆柱面5位于梯形部圆锥面6上。所述的梯形部圆锥面6的厚度为&,梯形部圆锥面6的锥角为,垂直部 圆柱面5的厚度等于^。如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1的飞边槽结构的具体安装应用于锻模,包括飞边槽外圈2、飞边槽顶面3、若干螺纹孔4、垂直部圆柱面5、梯形部圆锥面6、 上模座7、凸模8、上顶出杆9、上顶杆IO和若干螺栓11,其中上模座7与 凸模8固定连接,螺钉孔4通过螺栓11固定于上模座7,螺栓11挂置于上模座 7内部,上顶杆10设于上顶出杆9之上,上顶杆10可在上模座7中上下活动, 上顶出杆9位于凸模8中央。本实施例中的飞边槽结构通过螺栓ll吊置在上模座7上,并且该飞边槽结 构可以在凸模8和上模座7之间的环形沟槽间上下滑动。在实施例l中将锥角a的值设置为3。 , ^设置为2毫米,^设置为5毫米;在模锻第一阶段,模具零件接近预镦粗毛坯,变形开始。此时待锻金属将 会自由流动直到与凸模8的上平面接触,此时梯形部圆锥面6还未与待锻金属 相接触,因此其他组件并未受载。在模锻第二阶段,待锻金属在受到后部金属向上的挤压以及凸模8向下的 镦粗力的作用,出现沿梯形部圆锥面6顺时针逆流现象。在镦粗过程到完全充 满模膛的瞬时之前,飞边槽结构能够克服待锻金属的逆流反作用力而保持水平 位置不变;在随后的完全充满模膛之后,整个飞边槽结构开始逐渐向上运动; 在模锻结束时(在第三阶段),多余的待锻金属将整个飞边槽结构顶起并打开模具。至此,待锻金属具有一定高度的补偿面,该补偿面的高度为^。实施例1的最终实施结果得到:毛坯重量1. 393 (公斤)锻件重量1. 303 (公 斤)飞边重量0.09 (公斤)模锻力10980 (千牛)模具寿命13000 (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锥角为设置为4。 , ^设置为3毫米,^设置为 6毫米,最终实施结果得到毛坯重量1.452 (公斤)锻件重量1.303 (公斤)飞 边重量0.149 (公斤)模锻力10600 (千牛)模具寿命13600 (件)。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将锥角的值设置为5。 , ^设置为4毫米,^设置 为7毫米,最终实施结果得到毛坯重量1. 503 (公斤)锻件重量1.303 (公斤) 飞边重量0. 190 (公斤)模锻力10800 (千牛)模具寿命14000 (件)。而相比与现有技术来说,相接近的锻件重量必须采用超过20%以上的毛坯金属量,而大部分的毛坯金属都浪费在了飞边上,同时上述实施例在模锻力和 模具寿命上均相对现有技术有了很大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锻用飞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边槽内圈、飞边槽外圈和飞边槽顶面,其中飞边槽内圈和飞边槽外圈为具有倾角的锥面,飞边槽顶面上设有若干螺钉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锻用飞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边槽内圈、飞边槽外圈和飞边槽顶面,其中飞边槽内圈和飞边槽外圈为具有倾角的锥面,飞边槽顶面上设有若干螺钉孔。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锻用飞边槽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飞边槽内 圈包括垂直部圆柱面和梯形部圆锥面,其中垂直部圆柱面位于梯形部圆锥 面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以华张海英甘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保捷汽车零部件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