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岩专利>正文

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41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的设备,特别是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技术方案是:模体和凸模设置在平锻机上,模体分为上模体(1)和下模体(4)两部分,模具分为上模具(2)和下模具(3)两部分,上模具(2)和下模具(3)分别设置在上模体(1)和下模体(4)上,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模具,该整体模具形成一个模具孔(6),平锻机上的凸模与该整体模具孔(6)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等特点,与用液压机加厚钢管端部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效率三倍以上,与用平锻机两次成型加厚钢管端部的方式相比,可以提高效率一倍以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的设备,特别是平锻机加厚钢 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技术背景-目前,人们加厚钢管端部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一是采用液压机,通过 挤压的方式一次成型加厚钢管端部,这种方式存在耗能高、设备造价高、速度 慢、效率低等的问题;二是采用平锻机,用电加热钢管,通过两次或三次加工 成型,最后完成加厚钢管端部工作,同样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节能降 耗,提高效率,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包含平锻机、模体、模具、凸模,模体和凸模设置在平锻机上,模体分为上模体和下模体两部分,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两部分,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设置在上模体和下模体上,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模具,该整体模具形成一个模具孔,平锻机上的凸模与该整体模具孔匹配。所说的模具孔形状是圆柱与圆锥台的组合。所说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设有螺栓连接孔,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采用本技术,将加热后的原料管(也称作光管) 一端放入平锻机上的 模具孔内,操纵平锻机的凸模与模具孔配合, 一次就可成型,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平锻机、模体、模具、凸模,模体和凸模设置在平锻机上,模体分为上模体(1)和下模体(4)两部分,模具分为上模具(2)和下模具(3)两部分,上模具(2)和下模具(3)分别设置在上模体(1)和下模体(4)上,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模具,该整体模具形成一个模具孔(6),平锻机上的凸模与该整体模具孔(6)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锻机加厚钢管端部一次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平锻机、模体、模具、凸模,模体和凸模设置在平锻机上,模体分为上模体(1)和下模体(4)两部分,模具分为上模具(2)和下模具(3)两部分,上模具(2)和下模具(3)分别设置在上模体(1)和下模体(4)上,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模具,该整体模具形成一个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刘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