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53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后轮毂为带轮毂凸台的圆盘结构,其中后轮毂所设轮毂凸台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传动轴连接孔及设有用于防止传动轴滑移的防滑移中心孔,后轮毂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与传动轴连接孔及防滑移中心孔同轴的用于连接主销的主销安装凸台,且后轮毂的圆周分布有安装制动盘的制动盘安装孔,后轮毂的圆周还分布有穿过轮毂凸台、用于固定轮辋的轮辋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独特设置的防滑移中心孔用于连接紧固螺栓以固定传动轴,可防止传动轴打滑,从而提高传动效率。主销安装凸台用以外置主销轴承,在紧固主销的同时,可大大缩减轮毂的尺寸,为悬架的布置节省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赛车的后轮毂结构,特别是为适应大学生方程赛车进行改造的赛车后轮毂结构,属于赛车的后轮毂结构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从2010年开始在国内兴起,作为平衡一辆赛车优秀的一个重大评价就是该车操纵和行驶性能,在各色车队赛车选择大排量发动机的赛场上,汽车动力性的提升并没有比操纵和稳定性提升对得分的贡献更大,操纵稳定优异的赛车可以使赛车在各项目夺得更好的成绩,而赛车的悬架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最大。赛车的悬架要求结构 紧凑、轻便可靠,特别是对于轮毂的设计,轮毂既要负责接受传动轴传来的动力保证不打滑,还要紧固轮辋和制动盘保证二者紧固不松动,又要和主销连接,轮毂在赛车运行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轮毂设计的科学性对赛车性能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对整车运行也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轻便可靠,可以提升赛车在运动中的性能,保障赛车稳定可靠的运行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本技术结构紧凑,可靠轻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后轮毂为带轮毂凸台的圆盘结构,其中后轮毂所设轮毂凸台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传动轴连接孔及设有用于防止传动轴滑移的防滑移中心孔,后轮毂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与传动轴连接孔及防滑移中心孔同轴的用于连接主销的主销安装凸台,且后轮毂的圆周分布有安装制动盘的制动盘安装孔,后轮毂的圆周还分布有穿过轮毂凸台、用于固定轮辋的轮辋安装孔。上述轮毂凸台的高度为15mm。上述用于防止传动轴滑移的连接中心孔上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固定螺母。上述后轮毂的外圆直径为121mm,传动轴连接孔的直径为30mm,防滑移中心孔的直径为45mm。上述制动盘安装孔及轮辋安装孔分别设有4个,且均匀分布在圆周上。上述制动盘安装孔的直径为14. 9mm。上述轮辋安装孔的直径为12. 5mm。上述用于连接主销的主销安装凸台的高度为4mm。本技术带有键槽的传动轴连接孔用以接合传动轴,接受动力,独特设置的防滑移中心孔用于连接紧固螺栓以固定传动轴,可防止传动轴打滑,从而提高传动效率。主销安装孔用以内置主销轴承,在紧固主销的同时,可大大缩减轮毂的尺寸,为悬架的布置节省空间。由于设置了凸台,则轮缘上的轮辋安装孔穿过凸台,连接螺栓可获得较长的行程,使得紧固轮辋防止松动更加有效。制动盘安装孔可用于连接紧固制动盘。本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赛车后轮毂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赛车后轮毂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后轮毂为带轮毂凸台6的圆盘结构,其中后轮毂所设轮毂凸台6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传动轴连接孔I及设有用于防止传动轴滑移的防滑移中心孔2,后轮毂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与传动轴连接孔I及防滑移中心孔2同轴的用于连接主销的主销安装凸台3,且后轮毂的圆周分布有安装制动盘的制动盘安装孔5,后轮毂的圆周还分布有穿过轮毂凸台6、用于固定轮辋的轮辋安装孔4。本技术设有连接传动轴的传动轴连接孔I可接受传动动力,传动轴连接孔I带有键槽,本技术设有主销安装凸台3用以连接主销轴承,可以更好的固定主销。本技术是带凸台的圆盘轮毂,设有的轮毂凸台6可以更好的嵌入轮胎的轮辋内部,使得结构紧凑,用于固定轮辋的轮辋安装孔4穿过轮毂凸台6,较大的螺栓行程保证了轮辋的连接紧固不松动,制动盘与制动盘安装孔5连接。本技术整个轮毂采用7075铝合金材料铣削而成,铣削出轮毂凸台6,上述轮毂凸台6的高度为15mm。上述用于防止传动轴滑移的连接中心孔2上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固定螺母。独创设计的用于连接螺母固定传动轴防止传动轴滑移的连接中心孔2可以提高传动效率。上述后轮毂的外圆直径为121mm,传动轴连接孔I的直径为30mm,防滑移中心孔2的直径为45mm。本实施例中,上述制动盘安装孔5及轮辋安装孔4分别设有4个,且均匀分布在圆周上。上述轮辋安装孔4的直径为12. 5mm。上述制动盘安装孔5的直径为14. 9mm。上述用于连接主销的主销安装凸台3的高度为4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带有键槽的传动轴连接孔I用以接合传动轴,接受动力,独特设置的防滑移中心孔2用于连接紧固螺栓以固定传动轴,可防止传动轴打滑,从而提高传动效率。主销安装凸台3用以外置主销轴承,在紧固主销的同时,可大大缩减轮毂的尺寸,为悬架的布置节省空间。由于设置了轮毂凸台6,则轮缘上的轮辋安装孔4穿过轮毂凸台6,连接螺栓可获得较长的行程,使得紧固轮辋防止松动更加有效。制动盘安装孔5可用于连接紧固制动盘。权利要求1.一种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后轮毂为带轮毂凸台(6)的圆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轮毂所设轮毂凸台(6)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传动轴连接孔(I)及设有用于防止传动轴滑移的防滑移中心孔(2),后轮毂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与传动轴连接孔(I)及防滑移中心孔(2)同轴的用于连接主销的主销安装凸台(3),且后轮毂的圆周分布有安装制动盘的制动盘安装孔(5),后轮毂的圆周还分布有穿过轮毂凸台(6)、用于固定轮辋的轮辋安装孔(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轮毂凸台(6)的高度为15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防止传动轴滑移的连接中心孔(2)上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固定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后轮毂的外圆直径为121mm,传动轴连接孔(I)的直径为30mm,防滑移中心孔(2)的直径为45mm。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盘安装孔(5)及轮辋安装孔(4)分别设有4个,且均匀分布在圆周上。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盘安装孔(5)的直径为 14. 9mmο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轮辋安装孔(4)的直径为 12. Smnin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连接主销的主销安装凸台(3)的高度为4mm。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后轮毂为带轮毂凸台的圆盘结构,其中后轮毂所设轮毂凸台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传动轴连接孔及设有用于防止传动轴滑移的防滑移中心孔,后轮毂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与传动轴连接孔及防滑移中心孔同轴的用于连接主销的主销安装凸台,且后轮毂的圆周分布有安装制动盘的制动盘安装孔,后轮毂的圆周还分布有穿过轮毂凸台、用于固定轮辋的轮辋安装孔。本技术独特设置的防滑移中心孔用于连接紧固螺栓以固定传动轴,可防止传动轴打滑,从而提高传动效率。主销安装凸台用以外置主销轴承,在紧固主销的同时,可大大缩减轮毂的尺寸,为悬架的布置节省空间。文档编号B60B27/06GK202641248SQ20122032917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专利技术者阳林, 王行, 吴发亮, 李展锋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赛车的后轮毂结构,后轮毂为带轮毂凸台(6)的圆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轮毂所设轮毂凸台(6)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传动轴连接孔(1)及设有用于防止传动轴滑移的防滑移中心孔(2),后轮毂的轴向几何中心设有与传动轴连接孔(1)及防滑移中心孔(2)同轴的用于连接主销的主销安装凸台(3),且后轮毂的圆周分布有安装制动盘的制动盘安装孔(5),后轮毂的圆周还分布有穿过轮毂凸台(6)、用于固定轮辋的轮辋安装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林王行吴发亮李展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