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157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网制造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解决了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采用自动缠绕架结构方式,而出现网片成束后难以脱网的问题,包括基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基架上设有一个具有圆形导轨的支承座,支承座的圆形导轨内设有转盘,支承座的圆形导轨设有缺口,转盘的幅面中设有网片容纳空间。沿缠绕架轴向移动成束网片,只要把网束套状形式装入网片容纳空间中,旋转一周从另一方向轻松取出,操作简单,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渔网制造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
技术介绍
网片下网成束一般都采用滚筒旋转缠绕方式,由于网片缠绕时以束状进行,滚筒外表轴向设计成开放式栅格结构,保证网片的头部能固定,然而在缠绕成束之后,由于缠绕架两端是固定在基架中的,要取下已成环状的网片束,除非卸下一端的轴承座,把软质网片束整个套过轴承座取出,这种脱网方式不仅不方便,每次需要抬起缠绕架的一端,对网片也可能造成损伤,且由于轴承座与基座松开,工作时很不稳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采用自动缠绕架结构方式,而出现网片成束后难以脱网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以达到网片成束后从脱网机构中绕卸而下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包括基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基架上设有一个具有圆形导轨的支承座,支承座的圆形导轨内设有转盘,支承座的圆形导轨设有缺口,转盘的幅面中设有网片容纳空间。转盘的外圆在支承座圆形导轨内旋转,缺口和网片容纳空间的开口相对应,为作业方便,可套入多支网片束并同时脱网,但缺口不能大于相对圆周的一半,再利用环形网片柔软性特点,很容易把网片束从缠绕架上移动并将一端套装入转盘的网片容纳空间中,并旋转一周后从另一方向取出。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导轨垂直设置,转盘的外圆表面与支承座圆形导轨配合。支承座圆形导轨把转盘定位其中,只作以缠绕架中心轴为中心转动,因缠绕架水平设置,圆形导轨需垂直设置来保证缠绕架工作。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盘网片容纳空间的开口弧长小于等于支承座圆形导轨缺口的弧长。转盘网片容纳空间是在转盘幅面上镂出一空间,该空间要求所有的边光滑无毛剌,因网片是软性的,开口的弧长适当减小恰好把容纳空间形成包容状。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盘中心设有轴承座孔,缠绕架中心轴的一端固定在轴承座孔中。缠绕架的中心轴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转盘中,工作时,转盘和支承座同为轴承座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盘网片容纳空间的开口弧长小于等于转盘外周长的五分之二。若开口弧长过长,网束不易容纳,恰当的开口弧长也避免在转盘转动过程中,网束的渔网丝卡进转盘与支承座圆形导轨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盘的幅面上设有摇柄,摇柄位于转盘幅面边部位置。简单的用手就可以操作,一般设两个手柄,旋转一周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承座圆形导轨缺口的弧长按网片宽度型号设定。本专利技术可以按网片型号设计多种规格,支承座圆形导轨缺ロ的弧长与圆形导轨的直径配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沿缠绕架轴向移动成束网片,只要把网束套状形式装入网片容纳空间中,旋转一周从另一方向轻松取出,操作简单,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強。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I的一种转盘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架,2.中心轴,3.转盘,31.网片容纳空间,32.摇柄,33.轴承座孔,4.支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具体的说明。參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前提是整个缠绕架两端分别定位在基架I两端,其中一端基架I上设有ー个具有圆形导轨的支承座4,支承座4的圆形导轨内装有一个转盘3,支承座4的圆形导轨上端部位设有ー个缺ロ,缺ロ弧长为圆形导轨周长的五分之ニ,转盘3的幅面中设有ー个网片容纳空间31,如图2所示,该网片容纳空间31位于转盘边部设有一段开ロ,该开ロ的弧度与圆形导轨上端的缺ロ弧长相等。转盘3的幅面上设有两支摇柄32,两支摇柄32以中心孔对称并相距为转盘直径的五分之四,转盘3的中心设有轴承座孔33,缠绕架中心轴2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轴承座孔33中。使用时,把转盘3的网片容纳空间31的开ロ与支承座4圆形导轨上端的缺ロ相对应,把被松开的成环状的网片束从转盘内侧套入网片容纳空间31中,转动摇柄32旋转ー周,网片束便从转盘外侧脱出。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エ艺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包括基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基架(I)上设有一个具有圆形导轨的支承座(4),支承座(4)的圆形导轨内设有转盘(3),支承座(4)的圆形导轨设有缺口,转盘(3 )的幅面中设有网片容纳空间(3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导轨垂直设置,转盘(3)的外圆表面与支承座(4)圆形导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3)的网片容纳空间(31)的开口弧长小于等于支承座(4)圆形导轨缺口的弧长。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3)中心设有轴承座孔(33),缠绕架中心轴(2)的一端固定在轴承座孔(33)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3)的网片容纳空间(31)的开口弧长小于等于转盘(3)外周长的五分之二。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3)的幅面上设有摇柄(32),摇柄(32)位于转盘(3)幅面边部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座(4)圆形导轨缺口的弧长按网片宽度型号设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渔网制造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解决了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采用自动缠绕架结构方式,而出现网片成束后难以脱网的问题,包括基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基架上设有一个具有圆形导轨的支承座,支承座的圆形导轨内设有转盘,支承座的圆形导轨设有缺口,转盘的幅面中设有网片容纳空间。沿缠绕架轴向移动成束网片,只要把网束套状形式装入网片容纳空间中,旋转一周从另一方向轻松取出,操作简单,结构合理,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文档编号B25B27/14GK202640288SQ20122010342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周纯智, 姜军 申请人:杭州千岛湖茂源网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的脱网机构,包括基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基架(1)上设有一个具有圆形导轨的支承座(4),支承座(4)的圆形导轨内设有转盘(3),支承座(4)的圆形导轨设有缺口,转盘(3)的幅面中设有网片容纳空间(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纯智姜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岛湖茂源网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