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网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4200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网制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网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解决了渔网制造过程中,定型后的半成品网片需要对每支网片进行有效分开成束的问题,其特征是包括基架、缠绕架、驱动装置,缠绕架设一中心轴,以中心轴为对称中心分别设有两对缠绕杆,缠绕架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基架两端设有的轴承座中,其中缠绕架的一端设有伸缩连杆机构,缠绕架中至少一对缠绕杆与伸缩连杆机构连接,缠绕架的另一端设有圆盘式脱网装置,基架位于缠绕架的前下方位设有若干个穿网孔。各网片单独导向,网片通过伸缩连杆机构松紧,成束后通过圆盘式脱网装置取下,安全高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渔网制造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渔网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
技术介绍
渔网半成品网片在定型后需要对每片网片进行分开,然后进入宽度方向编结エ艺,由于网片长度较长,分片难度较大,根据现有的渔网制造装备中的定型机部分原理,提出快速自动成束装置,定型机中的如专利公开号为CN2439182Y的一种全自动渔网定型机,是由ー个电动机来带动机架上的主动牵引辊、主动牵引辊带动从动牵引辊与辅助辊,使机编渔网片可成束地被牵引辊拉直、拉紧、被拉紧,拉直的渔网片进入ー个蒸汽加热室中加热,则渔网片的丝结也被拉紧,网眼也被拉直。但是采用牵引辊方式有一个问题,就是成束的网片缠绕容易取出难,如果采用单边开ロ的牵引辊则一次只能完成一件成束网片,如果采用长度较长的牵引辊,则取网片时,必须把一端的轴承座松开与基架分离才能取出,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渔网制造过程中,定型后的半成品网片需要对每支网片进行有效分开成束的问题,提供ー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渔网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它同时可以进行多支网片自动缠绕成束,井能方便地取出成束后的网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渔网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基架、缠绕架、驱动装置,所述的缠绕架设一中心轴,以中心轴为对称中心分别设有两对缠绕杆,缠绕架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基架两端设有的轴承座中,其中缠绕架的一端设有伸缩连杆机构,缠绕架中至少ー对缠绕杆与伸缩连杆机构连接,缠绕架的另一端设有圆盘式脱网装置,基架位于缠绕架的前下方位设有若干个穿网孔。缠绕架是卷绕网片的芯体,网片成束后是ー个环形,缠绕架以中心轴对称分布的两对缠绕杆中,只要ー对缠绕杆能够收缩,缠绕杆通过伸缩连杆机构沿轴向翻转一段距离以达到相对的两支缠绕杆之间的距离缩小,张紧的网束就松开并可以沿缠绕架的轴向移动,由于中心轴两端是固定在轴承座中的,需要旋转,所以网束直接从缠绕架两端是取不出来的,此时把网束套入圆盘式脱网装置中,并旋转ー个角度,使网束从基架内绕转出基架外。穿网孔的数量按缠绕架的长度配置个数,由穿网孔进行单支网片导向,可以进行多支网片同时成束作业。作为优选,所述的缠绕架中的与伸缩连杆机构连接的ー对缠绕杆通过铰接连杆与中心轴连接,所述的铰接连杆由伸缩连杆机构中位于中心轴内的螺杆连动。方法是缠绕杆与中心轴之间通过两端都是铰接的连杆连接,当沿轴向施加一个カ于该连杆上,缠绕杆便沿轴向倾斜翻转向中心轴方向移动,相对的两支缠绕杆之间的距离就缩小。这里的施力装置或采用螺杆方式,即把螺杆装配在中心轴芯部,中心轴芯部设有螺母,拉动施カ杆的一端铰接在中心轴上,另一端铰接在铰接连杆的中间部位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中心轴一端内孔中的螺母,中心轴内的螺杆与螺母配合,所述的螺杆穿过中心轴并在端部设有摇把。为了增大螺杆运行的速度,螺杆、螺母可采用多头螺旋线及“T”型螺旋线方式,使用时,只要摇动摇把就可完成伸缩作业。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轴位于伸缩连杆机构的一端外径上设有从动轮,从动轮与驱动装置连接。缠绕架的动力由驱动装置提供,中心轴外径上装有皮带轮或链轮。作为优选,所述的圆盘式脱网装置包括固定在基架上的支架,支架设有圆形轨道,支架的上部设有缺口,转盘通过圆形轨道设置在支架中,转盘中设有容纳网片的缺口空间。把转盘的缺口空间的开口与支架上的缺口相对,就可以把环形网片套入,然后把转盘旋转180度即可把网片绕过支架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盘的中心设有轴承,中心轴的一端固定在轴承中。支架和转盘相对于中心轴来说起着轴承座的作用,转盘只在脱网时旋转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的转盘的外侧幅面上设有手柄。一般设两只手柄,手柄位于转盘边缘部位以增大力矩,操作时省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基架底脚上设有四个移动轮,移动轮中相邻的一对为万向轮结构。整个基架或可以移动,定位后,移动轮可以拆除或给予限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网片单头固定方便,各网片单独导向,网片通过伸缩连杆机构松紧,成束后通过圆盘式脱网装置取下,安全高效。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I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I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架,2.圆盘式脱网装置,3.伸缩连杆机构,4.缠绕架,41.中心轴,42.缠绕杆,5.驱动装置,6.导网孔,7.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I、图2,本实施例一种渔网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设一长条形基架1,基架I的四只脚上装有万向式移动轮7,在基架I上部位置沿长度方向设一个缠绕架4,缠绕架4的中心轴两端分别设置在基架I的两端,其中一端的直接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基架上,中心轴的另一端装在圆盘式脱网装置2的中心部位。缠绕架4包括一支中心轴41,如图3所示,以中心轴41为对称中心分别设有两对缠绕杆42,两对缠绕杆42分别通过铰接连杆与伸缩连杆机构3连接,具体地,缠绕杆42通过铰接连杆与中心轴41连接,中心轴41内设有螺母和该螺母配合的螺杆,螺杆的一端装有接头,接头上设一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与铰接连杆的中间部位铰接,螺杆穿过中心轴41并在端部设有摇把。中心轴41外径上设有皮带轮,皮带轮由驱动装置5带动,驱动装置设脚踏开关控制。圆盘式脱网装置2包括固定在基架I上的支架,该支架为圆形结构,支架内设有垂直方向的圆形轨道,支架的上部设有ー个四分之一圓周大的缺ロ,转盘通过圆形轨道在支架中转动配合,转盘的幅面中设有容纳网片的缺ロ空间,如图4所示,转盘的中心设有轴承,该轴承即与中心轴配合,转盘朝整个装置的外侧幅面上设有两支手柄,两支手柄以转盘中心对称设置并靠近转盘边缘位置,手柄垂直转盘幅面。基架I位于缠绕架4的前下方位设有横梁,横梁上装16个导网孔6,导网孔6均布。作业时,利用伸缩连杆机构3把缠绕架4的四支缠绕杆42撑紧,即使缠绕架4的回转直径位于最大位置,并锁定。把不同条定型后的散网片分别穿过导网孔6,并把散网片 的一端固定在缠绕架4的一支缠绕杆42上,启动驱动装置5,进行缠绕,缠绕完毕,关闭驱动装置5。通过伸缩连杆机构3把缠绕架4的四支缠绕杆42松开,环状成束的网片也松开,把成束网片ー支一支从圆盘式脱网装置2中套绕而出,方便快捷。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エ艺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渔网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基架(I)、缠绕架(4)、驱动装置(5),所述的缠绕架(4)设一中心轴(41),以中心轴(41)为对称中心分别设有两对缠绕杆(42),缠绕架(4)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基架(I)两端设有的轴承座中,其中缠绕架(4)的一端设有伸缩连杆机构(3),缠绕架(4)中至少ー对缠绕杆(42)与伸缩连杆机构(3)连接,缠绕架(4)的另一端设有圆盘式脱网装置(2),基架(I)位于缠绕架(4)的前下方位设有若干个导网孔(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渔网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绕架(4)中的与伸缩连杆机构(3)连接的ー对缠绕杆(42)通过铰接连杆与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渔网半成品网片下网成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基架(1)、缠绕架(4)、驱动装置(5),所述的缠绕架(4)设一中心轴(41),以中心轴(41)为对称中心分别设有两对缠绕杆(42),缠绕架(4)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基架(1)两端设有的轴承座中,其中缠绕架(4)的一端设有伸缩连杆机构(3),缠绕架(4)中至少一对缠绕杆(42)与伸缩连杆机构(3)连接,缠绕架(4)的另一端设有圆盘式脱网装置(2),基架(1)位于缠绕架(4)的前下方位设有若干个导网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纯智姜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岛湖茂源网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