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主轴轴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141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加工设备上的电主轴轴套机构,在安装法兰左端的电主轴轴套本体外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联通气槽,在电主轴轴套本体上套接有冷却槽镶嵌套,在电主轴轴套本体的壁体内开设有第一联通气孔与第二联通气孔,在电主轴轴套本体上开设有出气口;在安装线圈衬套位置的电主轴轴套本体的内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线圈衬套冷却槽,线圈衬套冷却槽的一端与进液接口连接,线圈衬套冷却槽的另一端与出液接口连接,且线圈衬套冷却槽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主轴轴套机构具有两套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大大提高,可以提高电主轴使用寿命,可以把原来的开式油润滑的轴承换成闭式脂润滑的轴承,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轴承加工设备上的电主轴轴套机构,属于轴承加工设备配件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用于滚动轴承加工(磨沟道及磨内孔)设备上的电主轴都是采用开式轴承,利用主轴油随气体雾化来润滑轴承及起冷却作用。其原因是电主轴也只有ー个冷却系 统,不能很有效的散去电主轴高速寻转产生的热量,导致电主轴容易高温烧毁,导致设备的不稳定性及维修成本大大增加,平均电主轴的寿命只有Γ2个月,加工效率下降。另被气雾化的油气经过电主轴后直接的排查,形成大量的油雾及噪音,对工作环境及人员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油品、气体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ー种具有两套冷却系统、可以提高电主轴使用寿命的电主轴轴套机构。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主轴轴套机构,在电主轴轴套本体上设有进气接ロ、进液接ロ与出液接ロ,在电主轴轴套本体外周壁上一体设有凸起的安装法兰,在安装法兰上开设有安装孔;在安装法兰左端的电主轴轴套本体外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联通气槽,在电主轴轴套本体上套接有冷却槽镶嵌套,冷却槽镶嵌套将联通气槽的槽ロ封闭,在电主轴轴套本体的壁体内开设有第一联通气孔与第二联通气孔,在电主轴轴套本体上开设有出气ロ,第一联通气孔的一端与联通气槽连接,第一联通气孔的另一端与进气接ロ连接,第二联通气孔的一端与联通气槽连接,第二联通气孔的另一端与出气ロ连接,出气ロ与大气联通;在安装线圈衬套位置的电主轴轴套本体的内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线圈衬套冷却槽,线圈衬套冷却槽的一端与进液接ロ连接,线圈衬套冷却槽的另一端与出液接ロ连接,且线圈衬套冷却槽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所述线圈衬套冷却槽对应的圆心角大于270°且小于360°。所述第一联通气孔的轴线与第二联通气孔的轴线均位于通过电主轴轴套本体的轴线的同一纵截面内。本技术的电主轴轴套机构具有两套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大大提高,可以提高电主轴使用寿命,可以把原来的开式油润滑的轴承换成闭式脂润滑的轴承,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 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主要由电主轴轴套本体I、进气接ロ 2、进液接ロ 3、出液接ロ 4、安装法兰5、安装孔6、联通气槽7、第一联通气孔8、第二联通气孔9、出气ロ 10、线圈衬套冷却槽11与冷却槽镶嵌套12等部件构成。该电主轴轴套机构,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上设有进气接ロ 2、进液接ロ 3与出液接ロ 4,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外周壁上一体设有凸起的安装法兰5,在安装法兰5上开设有安装孔6 ;在安装法兰5左端的电主轴轴套本体I外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联通气槽7,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上套接有冷却槽镶嵌套12,冷却槽镶嵌套12将联通气槽7的槽ロ封闭,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的壁体内开设有第一联通气孔8与第二联通气孔9,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上开设有出气ロ 10,第一联通气孔8的一端与联通气槽7连接,第一联通气孔8的另一端与进气接ロ 2连接,第二联通气孔9的一端与联通气槽7连接,第二联通气孔9的另一端与出气ロ 10连接,出气ロ 10与大气联通;在安装线圈衬套位置的电主轴轴套本体I的内壁上沿 着其周向开设有线圈衬套冷却槽11,线圈衬套冷却槽11的一端与进液接ロ 3连接,线圈衬套冷却槽11的另一端与出液接ロ 4连接,且线圈衬套冷却槽11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所述线圈衬套冷却槽11对应的圆心角大于270°且小于360°。所述第一联通气孔8的轴线与第二联通气孔9的轴线均位于通过电主轴轴套本体I的轴线的同一纵截面内。线圈衬套冷却槽11对应的圆心角可以尽可能接近一个整圆,即360°,这样使用时,对线圈衬套可以提供更好的冷却效果。而且在使用时,通过进气接ロ 2接入冷却用气体,冷却用气体顺序经过第一联通气孔8、联通气槽7与第二联通气孔9,并从出气ロ 10排出冷却用气体,这样对电主轴轴套本体I提供冷却。在安装了线圈衬套后,线圈衬套冷却槽11就形成ー个圆弧形的流道,在进液接ロ 3通入冷却油,冷却油经过线圈衬套冷却槽11从出液接ロ 4排出,对线圈衬套和电主轴轴套本体I提供冷却。所以,本技术就具有两套各自独立的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大大提尚。权利要求1.ー种电主轴轴套机构,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上设有进气接ロ( 2)、进液接ロ( 3)与出液接ロ(4),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外周壁上一体设有凸起的安装法兰(5),在安装法兰(5)上开设有安装孔(6);其特征是在安装法兰(5)左端的电主轴轴套本体(I)外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联通气槽(7),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上套接有冷却槽镶嵌套(12),冷却槽镶嵌套(12)将联通气槽(7)的槽ロ封闭,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的壁体内开设有第一联通气孔(8)与第二联通气孔(9),在电主轴轴套本体(I)上开设有出气ロ(10),第一联通气孔(8)的一端与联通气槽(7)连接,第一联通气孔(8)的另一端与进气接ロ(2)连接,第二联通气孔(9)的一端与联通气槽(7)连接,第二联通气孔(9)的另一端与出气ロ(10)连接,出气ロ(10)与大气联通;在安装线圈衬套位置的电主轴轴套本体(I)的内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线圈衬套冷却槽(11 ),线圈衬套冷却槽(11)的一端与进液接ロ( 3 )连接,线圈衬套冷却槽(11)的另一端与出液接ロ(4 )连接,且线圈衬套冷却槽(11)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主轴轴套机构电主轴轴套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线圈衬套冷却槽(11)对应的圆心角大于270°且小于360°。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主轴轴套机构电主轴轴套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联通气孔(8)的轴线与第二联通气孔(9)的轴线均位于通过电主轴轴套本体(I)的轴线的同一纵截面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加工设备上的电主轴轴套机构,在安装法兰左端的电主轴轴套本体外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联通气槽,在电主轴轴套本体上套接有冷却槽镶嵌套,在电主轴轴套本体的壁体内开设有第一联通气孔与第二联通气孔,在电主轴轴套本体上开设有出气口;在安装线圈衬套位置的电主轴轴套本体的内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线圈衬套冷却槽,线圈衬套冷却槽的一端与进液接口连接,线圈衬套冷却槽的另一端与出液接口连接,且线圈衬套冷却槽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本技术的电主轴轴套机构具有两套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大大提高,可以提高电主轴使用寿命,可以把原来的开式油润滑的轴承换成闭式脂润滑的轴承,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4B41/04GK202640128SQ20122016976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周海龙, 张文年, 王勇 申请人:无锡诚石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主轴轴套机构,在电主轴轴套本体(1)上设有进气接口(2)、进液接口(3)与出液接口(4),在电主轴轴套本体(1)外周壁上一体设有凸起的安装法兰(5),在安装法兰(5)上开设有安装孔(6);其特征是:在安装法兰(5)左端的电主轴轴套本体(1)外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联通气槽(7),在电主轴轴套本体(1)上套接有冷却槽镶嵌套(12),冷却槽镶嵌套(12)将联通气槽(7)的槽口封闭,在电主轴轴套本体(1)的壁体内开设有第一联通气孔(8)与第二联通气孔(9),在电主轴轴套本体(1)上开设有出气口(10),第一联通气孔(8)的一端与联通气槽(7)连接,第一联通气孔(8)的另一端与进气接口(2)连接,第二联通气孔(9)的一端与联通气槽(7)连接,第二联通气孔(9)的另一端与出气口(10)连接,出气口(10)与大气联通;在安装线圈衬套位置的电主轴轴套本体(1)的内壁上沿着其周向开设有线圈衬套冷却槽(11),线圈衬套冷却槽(11)的一端与进液接口(3)连接,线圈衬套冷却槽(11)的另一端与出液接口(4)连接,且线圈衬套冷却槽(11)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龙张文年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诚石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