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刀架、四伺服数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7125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刀架、四伺服数控系统及装置,双刀架、四伺服数控系统及装置具有结构相同的前刀架(4)和后刀架(5);其中前刀架(4)水平设置在机床的床身(36)上;后刀架(5)与水平方向呈60度夹角;对应每一个刀架分别设置用以驱动刀架的X向伺服电机(18)、Y向伺服电机(6)和可转位刀盘(12);在床身(36)上设置下板(11)、中板(17)和上板(14);上板(11)与中板(17)之间设置用以使刀架在Y方向上运动导向组合;中板(17)与下板(14)之间设置用以使刀架在X方向上运动导向组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了中小型轴承套圈车削加工的高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的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技术,主要提出一种双刀架、四伺服数控系统,用以加工中小型轴承套圈。
技术介绍
中小型轴承套圈加工设备,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液压卡盘多刀车床”、“液压卡盘仿形车床”、“液压单能车床”及“数控车床(单刀架,两伺服)”。·对于前三者由PLC或继电器控制、以液压驱动的车削设备1.在加工轴承套圈圆弧状(诸如深沟球轴承内、外圈滚道等)工序时,须采用成形刀车削,刀磨不好的话,套圈滚道形状难以保证,且刀具易磨损,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磨刀、对刀,影响生产效率;随着加工工件的尺寸的加大,切削力相应增大,对刀具及加工设备的强、刚度亦加大,刀具和机床均难以承受。2.对操作工素质要求高,否则加工精度难以保证。3.效能低,虽然也有双刀架、可构成全自动生产联线的,但要完成套圈全部加工工序(以加工轴承外圈为例),至少需要四台该种设备才可实现,还不包括粗车。对后者,两伺服、单刀架数控车床,用于轴承套圈加工的,部分为普通数控车床,无法形成全自动及连线,效率低下;部分为加工轴承套圈专用的数控车床,虽然可以实现全自动且连成自动线,但因其使用单刀架,多排刀加工,效率无法提高。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越来越紧张,尤其高素质操作人员难求,人力成本急骤上升,如果中小型轴承套圈加工形成不了自动线,精度难以保证,效率低下,将会给此行业带来极大困扰。目前国外有这种适用于中小型轴承套圈专用、全自动数控车削设备的四伺服数控系统,但价格昴贵,难以在我国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双刀架、四伺服数控系统及装置,使其能满足中小型轴承套圈车削加工的高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的需求。本技术为完成上述专利技术任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刀架、四伺服数控系统,主要包括四伺服控制单元、前刀架和后刀架;所述前刀架和后刀架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的前刀架水平设置在机床的床身上;所述的后刀架与水平方向呈60度夹角;对应每一个刀架分别设置用以驱动刀架的X向伺服电机、Y向伺服电机和用以夹持车刀的可转位刀盘;所述的Y向伺服电机通过Y向减速器安装在中板上;所述的X向伺服电机通过X向减速器安装在下板上;所述的可转位刀盘安装在上板上;所述的下板固定在床身上;对应所述的上板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使上板在Y向移动的Y向线性导轨,并在两个Y向线性导轨之间设置Y向滚珠丝杆副;所述的Y向滚珠丝杆副包括Y向丝杆和Y向丝母,所述的Y向丝母固定在上板上,所述的Y向丝杆与安装在中板上的Y向伺服电机相连,构成在Y向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上板随Y向滚珠丝杆副的动作而动作的结构;对应所述的中板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使中板在X向移动的X向线性导轨,且所述的X向线性导轨与Y向线性导轨垂直;在两个X向线性导轨之间设置X向滚珠丝杆副;所述的X向滚珠丝杆副包括X向丝杆和X向丝母,所述的X向丝母固定在中板上,所述的X向丝杆与安装在下板上的X向伺服电机相连,构成在X向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中板随X向滚珠丝杆副的动作而动作的结构;设置有用以控制前刀架、后刀架在X方向上动作、用以对刀的X向手动脉冲发生器和用以控制前刀架、后刀架在Y方向上动作、用以对刀的Y向手动脉冲发生器;所述的X向手动脉冲发生器、Y向手动脉冲发生器通过转换开关与四伺服控制单元相连通;用以驱动前刀架、后刀架在X、Y方向联动、共同完成加工工件的四伺服控制单元分别与前刀架、后刀架上的X向伺服电机、Y向伺服电机、转位刀盘相连通。为了使上板更好的在Y向移动,对应所述的Y向线性导轨设置有Y向线性导轨滑轨和Y向线性导轨滑块,其中所述的Y向线性导轨滑轨固定在中板上;所述的Y向线性导轨滑块固定在上板上。为了使上板更好的在X向移动,对应所述的X向线性导轨设置有X向线性导轨滑轨和X向线性导轨滑块,其中所述的X向线性导轨滑轨固定在下板上;所述的X向线性导轨滑块固定在中板上。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刀架、四伺服数控系统及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削工件时前、后刀架同时动作,共同完成工件的加工,上述结构仅需两台设备即可组成自动线完成轴承套圈的全工序粗、精车削加工,满足了中小型轴承套圈车削加工的高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刀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剖面部分放大图。图中1、四伺服控制单元,2-1、Χ向手动脉冲发生器,2-2、Y向手动脉冲发生器,3、转换开关,4、前刀架,5、后刀架,6、Y向伺服电机,7、Y向行星齿轮减速器,8、Y向联接法兰,9、Y向后支承座,10、Y向线性导轨滑块,11、上板,12、可转位刀盘,13、Y向线性导轨滑轨,14、下板,15、X向线性导轨滑轨,16、X向线性导轨滑块,17、中板,18、X向伺服电机,19、X向行星齿轮减速器,20、X向联接法兰,21、X向后支承座,22、X向滚珠丝杆副,23、X向前支承座,24、Y向滚珠丝杆副,25、Y向前支承座,26、Y向丝杆前支承轴承,27、Y向丝杆,28、Y向丝母,29、Y向丝杆后支承轴承,30、Y向联轴器,31、X向丝杆前支承轴承,32、Χ向丝杆,33、Χ向丝母,34、Χ向丝杆后支承轴承,35、Χ向联轴器,36、床身,37、工件、38、机床主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系统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并参照图2、图3、图4 一种双刀架、四伺服数控系统,主要包括四伺服控制单元I、前刀架和后刀架;所述前刀架和后刀架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的前刀架4水平设置在机床的床身36上;所述的后刀架5与水平方向呈60度夹角,以防止两刀架同时动作时相互干扰及节省机床占地面积;对应每一个刀架分别设置用以控制刀架的X向伺服电机18、Y向伺服电机6和用以夹持车刀的可转位刀盘12 ;所述的Y向伺服电机6与Y向减速器7连接后,通过Y向联接法兰8与Y向后支承座9连接在一起,安装在中板17上;所述的X向伺服电机18与X向减速器19连接后,通过X向联接法兰20与X向后支承座21连接在一起,安装在下板14上;该实施例中,所述的Y向减速器7、X向减速器19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结构的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的可转位刀盘12安装在上板11上;所述的下板14固定在床身上;对应所述的上板11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使上板在Y向移动的Y向线性导轨,并在两个Y向线性导轨之间设置Y向滚珠丝杆副24 ;为了使上板更好的在Y向移动,对应所述的Y向线性导轨设置有Y向线性导轨滑轨13和Y向线性导轨滑块10,其中所述的Y向线性导轨滑轨13固定在中板17上;所述的Y向线性导轨滑块10固定在上板11上;所述的Y向滚珠丝杆副24包括Y向丝杆和Y向丝母,所述的Y向丝母28固定在上板11上,Y向丝杆27的一端通过一对面对面安装的Y向丝杆后轴承29支承,并经Y向联轴器30、Υ向减速器7与Y向伺服电机相连,Y向丝杆27的另一端由Y向的两列同尺寸的Y向丝杆前轴承26支承;构成在Y向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上板随Y向滚珠丝杆副的动作而动作的结构;对应所 述的中板17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使中板在X向移动的X向线性导轨,且所述的X向线性导轨与Y向线性导轨垂直;为了使上板更好的在X向移动,对应所述的X向线性导轨设置有X向线性导轨滑轨15和X向线性导轨滑块16,其中所述的X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刀架、四伺服数控系统,主要包括四伺服控制单元、前刀架和后刀架;所述前刀架和后刀架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的前刀架(4)水平设置在机床的床身(36)上;所述的后刀架(5)与水平方向呈60度夹角;对应每一个刀架分别设置用以驱动刀架的X向伺服电机(18)、Y向伺服电机(6)和用以夹持车刀的可转位刀盘(12);所述的Y向伺服电机通过Y向减速器安装在中板上;所述的X向伺服电机通过X向减速器安装在下板上;所述的可转位刀盘安装在上板上;所述的下板固定在床身上;对应所述的上板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使上板在Y向移动的Y向线性导轨,并在两个Y向线性导轨之间设置Y向滚珠丝杆副;所述的Y向滚珠丝杆副包括Y向丝杆和Y向丝母,所述的Y向丝母固定在上板上,所述的Y向丝杆与安装在中板上的Y向伺服电机相连,构成在Y向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上板随Y向滚珠丝杆副的动作而动作的结构;对应所述的中板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使中板在X向移动的X向线性导轨,且所述的X向线性导轨与Y向线性导轨垂直;在两个X向线性导轨之间设置X向滚珠丝杆副;所述的X向滚珠丝杆副包括X向丝杆和X向丝母,所述的X向丝母固定在中板上,所述的X向丝杆与安装在下板上的X向伺服电机相连,构成在X向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中板随X向滚珠丝杆副的动作而动作的结构;设置有用以控制前刀架、后刀架在X方向上动作、用以对刀的X向手动脉冲发生器(2?1)和用以控制前刀架、后刀架在Y方向上动作、用以对刀的Y向手动脉冲发生器(2?2);所述的X向手动脉冲发生器(2?1)、Y向手动脉冲发生器(2?2)通过转换开关(3)与四伺服控制单元(1)相连通;用以驱动前刀架、后刀架在X、Y方向联动、共同完成加工工件的四伺服控制单元(1)分别与前刀架、后刀架上的X向伺服电机(18)、Y向伺服电机(6)、转位刀盘(1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英奇赖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十院洛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