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前消声器生产线的装芯机,包括支承台,支承台上设置有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及位于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之间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一定位板且连接有第一芯体定位架,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二定位板且连接有第二芯体定位架,第一芯体定位架相对连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端的另一端与第二芯体定位架相对连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端的另一端位置对应。第一芯体定位架和第二芯体定位架之间设置有支承架,支承架设有连接板,支承架通过多块一端下压在连接板上的紧固块固定在支承台上。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由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控制装芯,效率高,且能保证装配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声器的生产设备,具体是汽车前消声器生产线的装芯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汽车使用量也在増加。汽车在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其排气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成为现今噪声污染中的主要噪声源。为了减小汽车产生的噪声污染,现今的汽车上都设置有消声器,因此消声器的生产量剧士豳>曰ο现今在生产汽车前消声器时将消声器的隔板组件、消声筒、端盖、玻璃棉分别加工完成后再进行组装,其中,隔板组件包括具有透气孔的隔板和芯体管,隔板套设在芯体管上,将两个隔板组件装入消声筒的过程即为装芯。现今人们在将隔板组件装入消声筒时均由操作人员手动完成,效率低,且装芯时对隔板组件的作用力(装芯力)差异较大,这就影响到了装配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装芯时能提高装芯效率和保证装配质量的汽车前消声器生产线的装芯机。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汽车前消声器生产线的装芯机,包括支承台,所述支承台上设置有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及位于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之间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一定位板且连接有第一芯体定位架,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二定位板且连接有第二芯体定位架,第一芯体定位架相对连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端的另一端与第二芯体定位架相对连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端的另一端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芯体定位架和第二芯体定位架之间设有支承架,支承架设有连接板,支承架通过多块一端下压在连接板上的紧固块固定在支承台上。所述紧固块包括水平压块及与水平压块连接的竖直压块,所述水平压块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腰型孔,所述支承台上设有多个环绕支承架的螺纹孔,所述水平压块相对连接竖直压块端的另一端下压在连接板上端面,且紧固块通过穿过其腰型孔并嵌入支承台的螺纹孔内的螺栓固定在支承台上。本技术通过螺栓固定紧固块,进而完成对支承架的固定,操作方便。所述支承架包括多块支承块及连接支承块的多根连接杆,多块支承块均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支承块设有贯穿其正对第一芯体定位架和正对第二芯体定位架两端面的弧形缺ロ。本技术中支承块的弧形缺ロ在设置时应于用于装芯的消声筒的侧壁弧形结构匹配,如此,能避免装芯时设置在支承架上的消声筒移位。所述第一芯体定位架和第二芯体定位架均包括活塞杆连接板、隔板限位板及连接活塞杆连接板和隔板限位板的两块芯体管限位壁板,所述两块芯体管限位壁板之间构成芯体管容置通道,所述隔板限位板设有接通芯体容置通道的通孔。其中,本技术装芯时芯体管容置通道用于放置芯体管穿过隔板限位板的一端,两块隔板限位板对位于芯体容置通道之间的芯体管进行限位,本技术通过隔板连接板便于将芯体定位架与活塞杆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一芯体定位架之间设有与第一定位板连接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和第二芯体定位架之间设有与第二定位板连接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设有穿孔,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一限位板的穿孔,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二限位板的穿孔。本技术通过第一限位板能对第一芯体定位架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井能通过第二限位板对第二芯体定位架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本技术在应用时可通过參照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与活塞杆的位置关系,进而来调节活塞杆的伸缩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支承架、第一油缸及第ニ油缸,其中,第一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芯体定位架,第二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二芯体定位架,支承架位于第一芯体定位架和第二芯体定位架之间,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本技术用于装芯时消声筒放置在支承架上,两组隔板组件分别 放置在第一芯体定位架和第二芯体定位架上,通过启动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即可使隔板组件嵌入消声筒内,操作方便,效率高,且本技术可通过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来控制装芯力,装芯力不会轻易改变,进而可保证每次装芯时的装配质量;本技术通过紧固块将支承架固定在支承台上,固定支承架或将支承架从支承台上拆卸时操作方便,且不易造成支承架损坏,进而可保证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支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紧固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支承台,2、第一油缸,3、第二油缸,4、第一定位板,5、第二定位板,6、第一芯体定位架,7、第二芯体定位架,8、支承架,81、支承块,82、连接杆,83、连接板,9、第一限位板,10、第二限位板,11、紧固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及图2所示,汽车前消声器生产线的装芯机,包括支承台1,其中,支承台I上设置有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3、第一定位板4及第ニ定位板5,第一定位板4和第二定位板5位于第一油缸2和第二油缸3之间。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一定位板4且连接有第一芯体定位架6,第二油缸3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二定位板5且连接有第二芯体定位架7,其中,第一芯体定位架6和第二芯体定位架7均包括活塞杆连接板、隔板限位板及连接活塞杆连接板和隔板限位板的两块芯体管限位壁板,两块芯体管限位壁板之间构成芯体管容置通道,隔板限位板设有接通芯体容置通道的通孔,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与第一芯体定位架6的活塞杆连接板连接,第二油缸3的活塞杆与第二芯体定位架7的活塞杆连接板连接。第一芯体定位架6相对连接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端的另一端与第二芯体定位架7相对连接第二油缸3的活塞杆端的另一端位置对应,即第一芯体定位架6的隔板限位板和第二芯体定位架7的隔板限位板位置对应。第一定位板4和第一芯体定位架6之间设有与第一定位板4连接的第一限位板9,第二定位板5和第二芯体定位架7之间设有与第二定位板5连接的第二限位板10,其中,第一限位板9和第二限位板10均设有穿孔,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穿过第一限位板9的穿孔,第二油缸3的活塞杆穿过第二限位板10的穿孔。第一芯体定位架6和第二芯体定位架7之间设有支承架8,支承架8设有连接板83,支承架8通过多块一端下压在连接板83上的紧固块11固定在支承台I上。其中,紧固块11包括水平压块及与水平压块连接的竖直压块,水平压块与竖直压块之间构成ー个直 角,水平压块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腰型孔,支承台I上设有多个环绕支承架8的螺纹孔,水平压块相对连接竖直压块端的另一端下压在连接板83上端面,且紧固块11通过穿过其腰型孔并嵌入支承台I的螺纹孔内的螺栓固定在支承台I上。支承架8还包括多块支承块81及连接支承块81的多根连接杆82,多块支承块81均设置在连接板83上,支承块81设有贯穿其正对第一芯体定位架6和正对第二芯体定位架7两端面的弧形缺ロ。本实施例中优选支承块81的数量为三块,且相邻的两块支承块81间保持一定间距,三块支承块81通过四根连接杆82连接。本实施例中紧固块11的数量为四块,紧固块11下压连接板83的部位位于两块支承块81之间。汽车前消声器生产线的装芯机工作时,消声筒放置在支承架8的支承块81上,两个隔板组件分别固定在第一芯体定位架6和第二芯体定位架7上,通过启动第一油缸2和第二油缸3,由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隔板组件嵌入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前消声器生产线的装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台(1),所述支承台(1)上设置有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3)及位于第一油缸(2)和第二油缸(3)之间的第一定位板(4)和第二定位板(5),所述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一定位板(4)且连接有第一芯体定位架(6),所述第二油缸(3)的活塞杆一端穿过第二定位板(5)且连接有第二芯体定位架(7),第一芯体定位架(6)相对连接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端的另一端与第二芯体定位架(7)相对连接第二油缸(3)的活塞杆端的另一端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芯体定位架(6)和第二芯体定位架(7)之间设有支承架(8),支承架(8)设有连接板(83),支承架(8)通过多块一端下压在连接板(83)上的紧固块(11)固定在支承台(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维敏,胡勇,唐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