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圈自动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1078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O型圈自动压入装置,针对压筒进行改进,在压筒壁上开孔,并植入多组小弹簧及柱状顶针组件,顶针的轴线垂直并通过压筒轴线,可在压筒壁的孔内滑动伸缩,并由弹簧复位。本实施例的利用顶针顶住导向套,推动O型圈滑动,O型圈滑入装配槽后,压筒在气缸带动下复位,顶针在小弹簧作用下复位。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除弹簧外不存在其他零件的弹性变形,可靠性高,顶针的伸缩范围可设计的很大,因此具有通用性,并且只需线径很小的弹簧就能实现复位,顶针端部间距可很小,解决了小直径O型圈的装配问题。采用此实施例的方案,结构上可设计的较为紧凑,顶针端部设计成半球后不会对O型圈造成损伤,保证了装配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O型圈自动压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推力气缸竖直安装在支架上,下端连接O型圈压筒;双轴气缸竖直安装在支架上,双轴气缸活塞杆端向下连接着手指气缸,导向套使用手指气缸夹持住,导向套上端与O型圈压筒内腔室相对应,导向套下端设有凹腔,用于盖住零件端部至装配槽。该技术可实现O型圈自动化装配,可保证装配质量。该方案装入O型圈后压筒会由于弹性变形夹紧导向套,使用压筒内弹簧推出导向套,针对不同的导向套,需使用不同弹簧,不可通用。该方案只能压装单一尺寸的O型圈,不能实现快速换型,适合大批量的生产模式,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不适合。该方案只能压装尺寸较大的O型圈,对于尺寸较小 的O型圈由于材料性能及结构所限无法实现压装过程。该方案对于装配槽与端部距离较大的零件由于结构所致,压筒会向周围翘起,需减小压筒锥度,因此压筒需设计的非常长,甚至无法将O型圈压入。该方案压筒不断张开合闭,由于壁厚较小易发生塑性变形,且端部金属可能划伤O型圈,影响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O型圈自动压入装置,其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且具备高性价比。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O型圈自动压入装置,组成包括:支架、下压气缸、压入装置、导向套、以及零件放置座,所述压入装置具有与气缸连接的上弹簧座、与上弹簧座固定的压筒,所述上弹簧座安装有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下部设置有若干位于压筒内沿径向均匀分布的可升缩柱状顶针,柱状顶针的头部垂直于压筒的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清泉刘明陆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