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包括支架、框架、夹具体、减速机和电机,其中,所述支架上设有轴承座;所述框架通过其两端的支撑轴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处;所述夹具体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固定所述辙叉;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其输出端与所述支撑轴相连;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其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能够避免人工翻转辙叉,提高了辙叉焊修过程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撑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
技术介绍
辙叉是使车轮由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设备。冶金企业的铁路道岔辙叉在使用中,常因受车轮撞击 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磨损、掉块和裂纹等缺陷,企业一般采用焊修的方式对产生缺陷的辙叉进行维护,以使其能够继续使用。辙叉在焊修过程中需对深度较大的裂纹进行两面焊接,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在地面翻转辙叉进行双面焊接。但是,辙叉体积大、重量大,人工翻转辙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外,人工翻转辙叉还存在费力和效率低的问题。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用于辙叉焊修的辅助件,以避免人工翻转辙叉,提高翻转辙叉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以避免人工直接翻转辙叉,提高该操作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包括设有轴承座的支架;两端带有支撑轴的框架,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处;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以固定所述辙叉的夹具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减速机,其输出端与所述支撑轴相连;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优选的,上述翻转机中,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优选的,上述翻转机中,所述框架为焊接有钢板的H型钢制成的框架,所述钢板包覆在所述H型钢的外周。优选的,上述翻转机中,所述夹具体为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相对的部位上,且与所述框架上的螺纹孔配合的夹紧螺杆对。优选的,上述翻转机中,所述夹具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沿所述框架对称分布,且与所述夹紧螺杆对配合的支撑杆组,所述支撑杆组中至少位于所述框架一侧的支撑杆能够脱离所述框架对应的空间以形成所述辙叉放置口。优选的,上述翻转机中,所述框架上设有立柱和相互配合的限位板与安装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缺口,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端部带有安装套筒的螺栓;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立柱相连,另一端卡设在所述限位缺口处,并伸入所述安装套筒内;所述限位缺口沿所述支撑杆的转动方向设置。优选的,上述翻转机中,所述支撑杆两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优选的,上述翻转机中,所述夹具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调节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丝杆,其朝向所述框架的端部固定有第一连接套,所述调节杆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套上。优选的,上述翻转机中,所述夹具体的个数为多个,且所有的所述夹具体中能够脱离所述框架对应的空间的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框架的同一侧。优选的,上述翻转机中,所述夹紧螺杆对中的夹紧螺杆与所述辙叉接触的端部设有带垫块的第二连接套。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包括支架、框架、夹具体、减速机和电机,其中,支架上设有轴承座;框架通过其两端的支撑轴设置在上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处 ’夹具体设置在框架上,用于固定辙叉;减速机设置在支架上,其输出端与支撑轴相连;电机设置在支架上,其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时,利用吊车等装置将辙叉置于框架处,并使夹具体将辙叉固定在框架上,然后,对辙叉的一面进行焊修;之后,使电机转动,其通过减速机驱动框架转动,当框架上的辙叉处于合适角度时使电机停转,继而,对辙叉的另一边进行焊修。本技术提供的翻转机能够在人工控制下实现自动翻转辙叉,避免了工人直接翻转辙叉,提高了焊修辙叉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辙叉的翻转机避免了工人直接翻转辙叉,节省了工人的劳力、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体与框架装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C-C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D-D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体与框架装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体的剖视图;其中,图I-图6中轴承座101 ;夹具体102 ;框架103 ;支撑轴104 ;减速机105 ;电机106 ;支架107 ;轴承108 ;夹紧螺杆201 ;支撑杆301 ;丝杆302 ;调节杆303 ;第一连接套304 ;第二连接套305 ;垫块 30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以避免人工直接翻转辙叉,提高辙叉焊修过程的安全性。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I-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包括支架107、框架103、夹具体102、减速机105和电机106,其中,支架107上设有轴承座101 ;框架103的两端设 有支撑轴104,且支撑轴104设置在上述轴承座101上的轴承108处;夹具体102设置在框架103上,其用于固定辙叉;减速机105设置在支架107上,其输出端与支撑轴104相连;电机106设置在支架107上,其输出轴与减速机105的输入端相连。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时,利用吊车等装置将辙叉置于框架103处,并使夹具体102将辙叉固定在框架103上,然后,对辙叉的一面进行焊修;之后,使电机106转动,其通过减速机105驱动框架103转动,当框架103上的辙叉处于合适角度时使电机106停转,继而,对辙叉的另一面进行焊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能够在人工控制下实现自动翻转辙叉,避免了工人直接翻转辙叉,提高了焊修辙叉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辙叉的翻转机避免了人工直接翻转辙叉,节省了工人的劳力、提高了效率。具体的,上述翻转机中,框架103可以设置为三边形和四边形等形状,优选的,设置为矩形框架,以适应辙叉的形状,便于辙叉的安放。本实施例对框架103的形状不做限定,但其需具有能够设置支撑轴104和夹具体102的功能。上述翻转机中,框架103由焊接有20mm厚的钢板的H型钢制成,其中,钢板包覆在H型钢的外周,其横截面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中,框架103由H型钢和钢板复合而成,其刚性好、承载能力强,不易发生结构变形,承载过程中无扭曲变形发生,保证了翻转机整体结构的稳固。上述夹具体102需要具备能够使辙叉固定,且能够使辙叉拆卸下来的功能,其具体包括设置在框架103上的相对部位处,且与框架103上的螺纹孔配合的夹紧螺杆对。应用时,利用吊车或其他装置将辙叉置于框架103中部,然后旋转夹紧螺杆对中的夹紧螺杆201以使其顶紧辙叉,使辙叉固定。对于某些体积和重量偏大的辙叉,仅仅通过夹紧螺杆对很难使其固定,故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中,夹具体102还包括设置在框架103上,并沿框架103对称分布,且与夹紧螺杆对配合的支撑杆组,上述支撑杆组中至少位于框架103—侧的支撑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辙叉焊修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轴承座(101)的支架(107);两端带有支撑轴(104)的框架(103),所述支撑轴(104)设置在所述轴承座(101)上的轴承(108)处;设置在所述框架(103)上以固定所述辙叉的夹具体(102);设置在所述支架(107)上的减速机(105),其输出端与所述支撑轴(104)相连;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07)上的电机(106),其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105)的输入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德勋,蔡玉萍,张艳光,李念会,姜立松,李明升,李会清,赵玲,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