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锻弯头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47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锻弯头的成型模具,包括上冲头,上冲头上设有斜面;斜面位于上冲头轴向中心截面的一侧;斜面面对侧冲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冲头上设置斜面,当上冲头在压力机的作用力下,压入芯模中的热(温)态金属弯头的毛坯时,金属纤维在上冲头斜面的推挤下,沿斜面的法线方向流动,并在芯模形腔的约束下向侧冲头方向流去,直至充满形腔。上冲头上的斜面设置不但使压力机的作用力变小,而且使金属纤维的流向更具合理,因此上冲头的圆柱部分可以加长,锻挤压下的孔可以更深,弯头一侧受上冲头挤压下的沉孔可以一直到达底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锻制出来的弯头模锻件具有后道加工工序简单、节省动力、节约大量原材料的显著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锻弯头的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精锻弯头成型模具中的上冲头形状,属于机械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在传统热温挤压弯头模锻件的精锻模具中,人们通常采用闭式结构的模腔,利用金属热(温)塑性成形原理,将热(温)态的金属弯头毛坯放入固定在压力机上的模具模腔内,在上冲头强大冲压力作用下,迫使金属在模腔内作塑性挤压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弯头模锻件。这样的模锻件,其外表已基本成形,而内部的直弯通孔只能在上冲头和侧冲头的挤压下带出最大限度的两端沉孔,要想使两端的沉孔相贯 通还必须借助于后道钻孔工序,通过钻头分别对两端的沉孔钻削加深对接,才能形成最终的直弯通孔。由此可以看出从上述的锻模中得到的弯头模锻件,后道加工工艺复杂,费工、费时、动力消耗大且浪费材料,特别在制造具有较大通孔直径的弯头时,单被钻削成切屑的材料就极为可观。因此,对热温挤压弯头管件的锻模进行更进一步地科学设计,力求金属纤维在模腔内作更为合理的流向变形,使弯头成型模锻件中的挤压沉孔更深,更接近通孔形状,实现省材、省时、省工的目的,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从传统热温挤压弯头模锻件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锻弯头的成型模具,包括外模套、芯模套、芯模、上冲头、侧冲头、侧冲头滑块,上冲头安装在压力机的滑块上,且上冲头头部为半球形状,中部为圆柱体,尾部为大于中部圆柱体直径的平面;侧冲头安装在侧冲头滑块中,且侧冲头为头部半球与大于半球直径的平面组合体;芯模套固定包围芯模并和芯模以两半分开的形式与侧冲头滑块一起同时在外模套中依靠自身重力闭合、依靠外力托起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头的头部与中部的圆柱体上设有一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之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达管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