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血管模型、模具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2591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叉血管模型,所述分叉管包括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相互连通的直管,三个直管的内径分别由靠近交叉位置至交叉位置变窄并形成一个狭窄段。通过分叉管里的狭窄段可以模拟血液在血管里的流体动力学,通过流体动力学来研究血管病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模具,该模具包括外模具和内模具,所述外模具上开有与分叉管的外径相对应的分叉孔,所述内模具包括与分叉管内径相应的分叉芯棒,所述分叉芯棒由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拆卸的芯棒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发生率高,占所有冠脉介入病例的20%左右,治疗难度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脂、糖尿病等,都不能解释为何分叉弯曲处更易形成斑块,该现象被称为“粥样硬化的局部性”。为此,需要研究一种能够模拟分叉血管的模型,通过血液在模型内流动,来研究血液的流体动力学,进而来确定血管病变的机理,为治疗、预防建立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分叉血管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模拟分叉血管病变。本专利技术的分叉血管模型包括硅胶材质的分叉管,所述分叉管包括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相互连通的直管,三个直管的内径分别由靠近交叉位置至交叉位置变窄并形成一个狭窄段。进一步,所述狭窄段由具有起指示作用的分叉环构成。进一步,三个直管的管壁内沿轴向均具有颗粒。进一步,三个直管中的一个为主支管、另外两个为分支管,主支管直径=两个分支管直径之和X0.67。通过血液在该分叉血管模型内流动,来研究血液的流体动力学,进而来确定血管病变的机理,为治疗、预防建立基础。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分叉血管模型的模具,包括外模具和内模具,所述外模具上开有与分叉管的外径相对应的分叉孔,所述内模具包括与分叉管内径相应的分叉芯棒,所述分叉芯棒由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拆卸的芯棒组成。进一步,所述内模具还包括套于分叉芯棒外的可与硅胶溶液相溶并凝固为一体的分叉环。该模具专门用于制作出上述分叉血管模型,且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分叉血管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将内模具置于外模具的分叉孔内,并使分叉芯棒与分叉孔同轴; 52)将硅胶溶液灌入内模具与分叉孔之间的间隙内; 53)硅胶溶液凝固后形成分叉血管模型,并从分叉孔内取出分叉芯棒。进一步,在步骤S2)中的硅胶溶液内掺入颗粒,在硅胶溶液凝固后颗粒成为分叉血管模型的管壁的一部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分叉血管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叉血管模型中的分叉环的示意图; 图3为制作分叉血管模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外模具的剖面图; 图6为内模具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分叉血管模型,如图1、2所示,该模型包括硅胶材质的分叉管1,所述分叉管I包括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相互连通的直管11,三个直管的内径分别由靠近交叉位置至交叉位置变窄并形成一个狭窄段。根据实际血管病变检查结果,如血管内超声(IVUS)等提供的精确数据,进行活体分叉血管的重建,包括不同的分叉数量、不同的分叉角度,狭窄程度及部位的模拟,为分叉病变,尤其是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狭窄段由具有起指示作用的分叉环2构成。该三岔环2与三个直管一体成型,并且与三个直管的颜色不同,通过不同颜色的分叉环2,在支架实验里对狭窄段前后对比,说明手术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三个直管的管壁内沿轴向均具有颗粒3,颗粒具体为参杂造影剂颗粒。CT或显微镜拍摄血管形变时可以通过图像处方法得到各颗粒3的位移情况,还原血管形变过程,提供详细的几何参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三个直管中的一个为主支管、另外两个为分支管,两个分支管的直径可以不同,主支管直径=两个分支管直径之和X0.67,该公式是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并且符合大多数病变血管的公式,具有规律性。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制作分叉血管模型的模具,如图4-6所示,该模具包括外模具4和内模具5,所述外模具4上开有与分叉管的外径相对应的分叉孔41,所述内模具5包括与分叉管内径相应的分叉芯棒51,所述分叉芯棒51由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拆卸的芯棒组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模具5还包括套于分叉芯棒外的可与硅胶溶液相溶并凝固为一体的分叉环2。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应用实施例2的模具制作实施例1的分叉血管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将内模具5置于外模具的分叉孔41内,并使分叉芯棒51与分叉孔41同轴; 52)将硅胶溶液灌入内模具与分叉孔之间的间隙内; 53)硅胶溶液凝固后形成分叉血管模型,并从分叉孔内取出分叉芯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的硅胶溶液内掺入颗粒3,在硅胶溶液凝固后颗粒成为分叉血管模型的管壁的一部分。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分叉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材质的分叉管(I),所述分叉管(I)包括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相互连通的直管(11 ),三个直管的内径分别由靠近交叉位置至交叉位置变窄并形成一个狭窄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窄段由具有起指示作用的分叉环(2)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叉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三个直管的管壁内沿轴向均具有颗粒(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叉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三个直管(11)中的一个为主支管、另外两个为分支管,主支管直径=两个分支管直径之和X0.67。5.一种制作分叉血管模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具(4)和内模具(5),所述外模具(4)上开有与分叉管的外径相对应的分叉孔(41),所述内模具(5)包括与分叉管内径相应的分叉芯棒(51 ),所述分叉芯棒(51)由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拆卸的芯棒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分叉血管模型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5)还包括套于分叉芯棒外的可与硅胶溶液相溶并凝固为一体的分叉环(2)。7.一种制作分叉血管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将内模具(5)置于外模具的分叉孔(41)内,并使分叉芯棒(51)与分叉孔(41)同轴; 52)将硅胶溶液灌入内模具与分叉孔之间的间隙内; 53)硅胶溶液凝固后形成分叉血管模型,并从分叉孔内取出分叉芯棒。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分叉血管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的硅胶溶液内掺入颗粒(3),在硅胶溶液凝固后颗粒成为分叉血管模型的管壁的一部分。【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叉血管模型,所述分叉管包括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相互连通的直管,三个直管的内径分别由靠近交叉位置至交叉位置变窄并形成一个狭窄段。通过分叉管里的狭窄段可以模拟血液在血管里的流体动力学,通过流体动力学来研究血管病变。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模具,该模具包括外模具和内模具,所述外模具上开有与分叉管的外径相对应的分叉孔,所述内模具包括与分叉管内径相应的分叉芯棒,所述分叉芯棒由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拆卸的芯棒组成。【IPC分类】G09B23/28【公开号】CN105206154【申请号】CN201510614092【专利技术人】赵晓辉, 陈晟达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申请日】2015年9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叉血管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材质的分叉管(1),所述分叉管(1)包括三个一端交叉在一起并相互连通的直管(11),三个直管的内径分别由靠近交叉位置至交叉位置变窄并形成一个狭窄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辉陈晟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