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后档矫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37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后档矫形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下模、下模座和限位环,上模为圆环结构,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上模下端面能置于轴承后档内环的上端;下模座为圆环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下模为圆环结构,固定在下模座上,并与上模呈相对设置;限位环为具有呈阶梯设置的圆台的圆环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并同时位于下模座和下模内侧;且限位环的上圆台外环、限位环的下圆台上台面和下模的内环之间形成与能轴承后档下端相匹配的间隙;上模和下模扣合时,上模、下模、下模座和限位环同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克服了轴承后档变形后直接废弃处理浪费资源的问题,实现了轴承后档矫形效率高和矫形效果佳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货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后档矫形模具。技术背景铁路货车轴承后档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其与车轴防尘板座的配合尺寸(Φ 165+0. 040)超限而引起变形。目前没有针对变形轴承后档的矫形工具,对变形轴承后档只进行尺寸检测(该尺寸是保证轴承后档与车轴过盈配合保证车辆稳定运行的重要尺寸之一),尺寸检测结果不达标的轴承后档作废处理,然后再补充轴承后档新品。这些作废处理的轴承后档无法得到矫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铁路货车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轴承后档变形后直接废弃处理浪费资源的问题,提出一种轴承后档矫形模具,实现结构简单、轴承后档矫形效率高和矫形效果佳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后档矫形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下模、下模座和限位环,所述上模为圆环结构,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上模下端面能置于轴承后档内环的上端;所述下模座为圆环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下模为圆环结构,所述下模固定在下模座上,并与上模呈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环为具有呈阶梯设置的圆台的圆环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并同时位于下模座和下模内侧,且所述限位环的上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后档矫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下模、下模座和限位环,所述上模为圆环结构,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上模下端面能置于轴承后档内环的上端;所述下模座为圆环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下模为圆环结构,固定在下模座上,并与上模呈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环为具有呈阶梯设置的圆台的圆环结构,固定在下模板上,并同时位于下模座和下模内侧,且所述限位环的上圆台外环、下圆台上台面和所述下模的内环之间形成能与轴承后档下端相匹配的间隙;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时,所述上模、下模、下模座和限位环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付克诚徐相声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