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调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960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调质器。该调质器包括一对相互平行并分别安装有若干桨叶的转轴,各桨叶以相同的间隔沿对应转轴的轴向设置,使一个所述转轴上桨叶与另一转轴上桨叶在转轴周向上一一对应形成若干桨叶对,至少在一对所述的桨叶对中,其一个桨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沿所述转轴轴向设置的拨料杆。其优点是:调质器工作时,混合桨叶可以将物料充分地搅拌,使其更为均匀地分散于调质器腔体内,提高调质器充满系数,增加调质效率与混合度。同时,由于混合桨叶的拨料杆与调质器筒壁近乎贴合,可以大幅减少调质器内壁的残料,粘料,使调质水分、温度更为均匀、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饲料生产
,尤其涉及ー种双轴调质器
技术介绍
调质器适用于水产饵料和畜禽饲料的生产。通常调质器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搅拌筒,在搅拌筒内设置两根呈旋向相反并差速运动的转轴,转轴上安装若干相对转轴轴向成一定角度的桨叶构成转子,搅拌筒内的物料、水和蒸汽在两轴浆叶叶片搅拌下,充分剪切和混合、调质,保证物料充分熟化,并达到良好的稳定性。这种调质器在工作运行吋,一部分物料会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在搅拌筒底部,而桨叶转动时只能带起少量物料搅拌,因此物料前进过程中不能被充分搅拌,没有充分地混合与调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调质器的不足,提出ー种双轴调质器,该双轴调质器通过设置混合桨叶,使物料前进过程中被混合桨叶的拨料杆带起,从而均匀地充满于调质器内部,与水流和蒸汽充分混合,拥有更高的调质效果。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轴调质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双轴调质器,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ー对相互平行并分别安装有若干桨叶的转轴,各桨叶以相同的间隔沿对应转轴的轴向设置,使ー个所述转轴上桨叶与另ー转轴上桨叶在转轴周向上一一对应形成若干桨叶对,且各转轴上任意两个相邻桨叶在转轴的周向上有角度地交错设置,其特征在干至少在ー对所述的桨叶对中,其一个桨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沿所述转轴周向设置的拨料杆。进ー步优选地,所述拨料杆仅位于所述转轴中段的桨叶上。更进ー步优选地,所述拨料杆连续的形成在位于所述一对转轴中段的数个桨叶对上。更进ー步优选地,所述任意两个相邻桨叶中,不超过ー个桨叶连接所述拨料杆。更进ー步优选地,所述ー对转轴通过ー传动机构相互连接使这两个转轴反向转动。更进ー步优选地,所述转轴上各桨叶以如下形态排布位于低转速转轴上的桨叶中,第一桨叶和相邻的第二桨叶相差180°相位,第二桨叶与相邻的第三桨叶相差90°相位,第三桨叶与相邻的第四桨叶相差180°相位,第五桨叶和第一桨叶相位相同,其余桨叶依上述规律分布;位于高转速转轴上的各桨叶以螺旋状分布,且任意相邻两个桨叶相差90°相位;由此所述转轴上所述桨叶以四个相位重叠排列。更进ー步优选地,所述四个相位中仅两个相位上的部分桨叶设置有所述拨料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经过严密计算的桨叶排布顺序与运转速比,在双轴调质器中加入装有横向拨料杆的混合桨叶,两根主轴上各有两个方向排布了此混合桨叶。调质器工作吋,混合桨叶可以将物料充分地搅拌,使其更为均匀地分散于调质器腔体内,提高调质器充满系数,増加调质效率与混合度。同吋,由于混合桨叶的拨料杆与调质器筒壁近乎贴合,可以大幅減少调质器内壁的残料,粘料,使调质水分、温度更为均匀、稳定。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I为现有调质器结构原通不意 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调质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质器大小转子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调质器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4所示,标号分别表示筒体I、大转子2、转轴21、桨叶22、第一桨叶221、第二桨叶222、第三桨叶223、第四桨叶224、拨料杆23、小转子3、转轴31、桨叶32、普通桨叶321、混合桨叶322、拨料杆33、物料4。參见图2-4,本实施例提供的ー种双轴调质器,包括筒体I、通过轴承安装在筒体I内的大转子2和小转子3。大转子2和小转子3均由转轴和与此转轴相对固定的桨叶构成,且大转子2和小转子3的转轴之间相互平行。大转子2的转轴21通过传动机构(图中未示)与小转子3的转轴31连接,使转轴21和转轴31旋向相反并差速运动,转轴21转速为转轴31转速的1/2。传动机构可以采用链传动或者齿轮传动,由于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习见手段,故对于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各桨叶以相同的间隔沿对应转轴的轴向设置,使大转子2上桨叶与小转子3上桨叶在转轴21 (或转轴31)周向上一一对应,为简化描述,将分设于大转子2和小转子3上呈对应关系的两个桨叶称为桨叶对。而在这样的若干个沿桶体I轴向均布的桨叶对中,位于中段的数个连续的桨叶对均由ー个混合桨叶和ー个普通桨叶组合构成。具体的说,这些桨叶对中的有且仅有一个桨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沿所述转轴轴向设置的拨料杆。此拨料杆可能设置在大转子2上,也可能设置在小转子3上,但无论大转子2还是小转子3均采用混合桨叶和普通桨叶交错设置。以下将结合大转子2和小转子3上桨叶排布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大转子2上,若干桨叶22形成数个具有相同形态的桨叶组,每组桨叶组以如下形态排布第一桨叶221和相邻的第二桨叶222相差180°相位(相对反向设置),第二桨叶222与相邻的第三桨叶223相差90°相位(相对垂直设置),第三桨叶223与相邻的第四桨叶224相差90°相位。所有桨叶组上第一桨叶221位于相同相位上,换而言之,所有的第二桨叶222也位于相同相位上,由此大转子2上的所有桨叶22分为四个相位重叠排列。而拨料杆23则设置在部分第二桨叶222和部分第四桨叶224的外端,第二桨叶222和第四桨叶224之间为异面垂直关系。在小转子3上,若干桨叶32以螺旋状分布,且任意相邻两个桨叶32之间相差90°相位,由此小转子3上的所有桨叶32同样被分为四个相位重叠排列。而拨料杆33则设置在小转子3的中段,并在此中段中,任意两个相邻桨叶32中只有一个桨叶32设置有拨料杆32,也就是说每隔ー个普通桨叶321设置ー混合桨叶322,相邻两个混合桨叶322之间平行且位于转轴31的两侧。设置有拨料杆33的混合桨叶322所对应的桨叶22上不设置拨料杆23。调质器工作吋,混合桨叶可以将搅拌筒I底部的物料带起其更为均匀地分散于调质器腔体内,以进行充分搅拌,进而提高调质器充满系数,増加调质效率与混合度。另外,不妨碍转子转动的前提下,混合桨叶上的拨料杆应该尽可能靠近搅拌筒I内壁,以近似贴合筒壁的方式设置,这样设置可以大幅減少调质器内壁的残料,粘料,使调质水分、温度更为均勻、稳定。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技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技术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ー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的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ー种双轴调质器,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ー对相互平行并分别安装有若干桨叶的转轴,各桨叶以相同的间隔沿对应转轴的轴向设置,使ー个所述转轴上桨叶与另ー转轴上桨叶在转轴周向上一一对应形成若干桨叶对,且各转轴上任意两个相邻桨叶在转轴的周向上有角度地交错设置,其特征在干至少在ー对所述的桨叶对中,其一个桨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沿所述转轴轴向设置的拨料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双轴调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杆仅位于所述转轴中段的桨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双轴调质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调质器,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一对相互平行并分别安装有若干桨叶的转轴,各桨叶以相同的间隔沿对应转轴的轴向设置,使一个所述转轴上桨叶与另一转轴上桨叶在转轴周向上一一对应形成若干桨叶对,且各转轴上任意两个相邻桨叶在转轴的周向上有角度地交错设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对所述的桨叶对中,其一个桨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沿所述转轴轴向设置的拨料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汤杰过啸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