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举专利>正文

轻便薄管铆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74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便薄管铆制机,由倒顺开关(12)操纵直线电机(13),驱动管模(10),折铆器(7),初铆轮(6),铆紧轮(5)左右移动,将厚度小于2毫米的金属薄板铆制成圆管,工效比手工敲制提高20倍以上,不仅效率高,而且质量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直径大于50毫米的各种金属薄管的铆制作业。(*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拉拔方式生产金属管的机械,特别是轻便薄管铆制机。目前用金属薄板铆制成圆管均采用手工敲制,用这种方法敲制圆管,不仅工效低、外形粗糙,而且铆接处容易出现虚铆,因而质量难以保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的用金属薄板铆制成圆管的轻便薄管铆制机。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可以前后行走的直线电机驱动管模,管模的内径应有一定锥度,其小头内径应与成型管外径基本一致,大头端是喂料端,将预先裁制的板料在管模内经折铆器初步成形后,再经初铆轮、铆紧轮紧固成型,即为合格的成品。铆紧轮的直径与管模小头内径基本一致,初铆轮直径小于铆紧轮,铆紧轮至少有一对。在操作箱前后运动方向上设档板,用以传递铆合力,铆紧轮端的档板上,设夹管器,用以夹持铆管。附图说明图1是轻便薄管铆制机的装配结构图。图2是管模、折铆器、支杆的装配结构图。直线电机(13)安装在操作箱(4)内,直线电机通过导向轮装置(14)在导轨(2)上滑行。直线电机(13)由倒顺开关(12)控制倒、顺、停三个程序,铆紧轮(5)下轮、初铆轮(6)下轮、管模(10)、折铆器(7-2)通过联结板(9)固定在操作箱(4)上;折铆器(7-1)、初铆轮(6)上轮、铆紧轮(5)上轮均装在支杆(8)上,而支杆(8)通过管模(10)喂料端的开口槽固定在操作箱(4)上。折铆器(7-1)、(7-2)是由两个半圆形槽组成。将预先裁制的金属薄板用手工装入管模(10),启动电动机(13),使操作箱(4)向右移动,由于档板(11)的反推力,板料沿管模(10)内壁相对于管模(10)向左滑行,工件即通过折铆器(7)后便形成了预定的铆口形状,当工件在档板(11)的反推力作用下继续向左滑行,通过初铆轮(6)定型,再通过铆紧轮(5)便形成了预定尺寸的金属薄管。当薄管铆到长度大于50毫米后,拨动倒顺开关(12),使操作箱(4)向左移动。使已铆合的管伸入夹管器(3)内,并将其牢固夹持。然后再启动电动机(13),使操作箱(4)向右移动,相对于管模,工件由于夹管器的拉力全部通过铆紧轮,即完成了一个操作周期。采用本技术可以将厚度小于2毫米的金属薄板铆制成直径大于50毫米的圆柱管,比手工敲制提高工效20倍以上,不仅工效高,而且质量稳定,无虚铆现象。本技术的实施例是用0.75毫米的镀锌铁皮铆制民用取暖煤炉排烟管用的轻便薄管铆制机。其主要零、部件要求如下直线电机(13)ZYFE-6-50,推力为50公斤力。倒顺开关(12)HZ3-182型。导轨(2)10号工字钢,长度为1400毫米。管模(10)长度为300毫米,锥度110,小头内径为80毫米。初铆轮(6)外径60毫米。铆紧轮(5)外径75毫米。折铆器(7)用45号钢加工成型,过度圆最小半径为R8,且套入管模50~80毫米。夹管器(3)用两根φ20圆钢制成,用螺栓紧固,但也可以采用凸轮结构及杠杆结构等紧固。前后档板焊接在工字钢两端,整机则安装在木制工作台(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薄管铆制机,其特征在于由直线电机(13)驱动操作箱(4),操作箱(4)通过导向轮装置(14)安装在导轨(2)上,在操作箱(4)上安装有管模(10)、支杆(8)、折铆器(7)、初铆轮(6)、铆紧轮(5),并且与操作箱(4)连接成整体,在操作箱(4)前后运动方向上设有档板(11),在铆紧轮端的档板上有夹管器(3),档板与导轨(2)焊接成整体,操作箱(4)上设有倒顺开关(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薄管铆制机,其特征在于由直线电机(13)驱动操作箱(4),操作箱(4)通过导向轮装置(14)安装在导轨(2)上,在操作箱(4)上安装有管模(10)、支杆(8)、折铆器(7)、初铆轮(6)、铆紧轮(5),并且与操作箱(4)连接成整体,在操作箱(4)前后运动方向上设有档板(11),在铆紧轮端的档板上有夹管器(3),档板与导轨(2)焊接成整体,操作箱(4)上设有倒顺开关(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