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581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积电容比大于现有技术的体积电容比且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大电容化的固体电解电容器。所述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在表面上具有电介质氧化被膜的多个阀作用金属箔带有间隙地层叠、在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阀作用金属箔之间通过局部导通部电连接的层叠电容部;具有阳极引线部和接合区域的阳极金属板,所述层叠电容部带有间隙地通过局部导通部与所述阳极金属板的接合区域的至少单面电连接,在所述阀作用金属箔之间的间隙、所述阳极金属板与层叠电容部的间隙、及层叠电容部的外表面上连续地形成有固体电解质层,导电层以覆盖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外表面且与所述阳极金属板的阳极引线部电绝缘的方式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大电容的。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层叠有多个 阀作用金属箔的现有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专利文献I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准备在表面上具有电介质氧化被膜的阀作用金属箔。接着,将作为阳极电极片而发挥功能的阀作用金属箔划分为引线部和阴极部(阳极电极片的阴极侧的部分),并在阴极部表面上形成电介质氧化被膜、固体电解质层和导电体层。并且,将该阀作用金属箔层叠多张后,将层叠的引线部通过焊接捆束,另一方面,层叠的阴极部经由导电体层彼此电连接。之后,在引线部和阴极部连接外部端子,并对层叠的阀作用金属箔进行密封。在这样得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阀作用金属箔中的形成有阴极部、电介质氧化被膜、固体电解质层的区域有助于电容形成。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681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示的现有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将阳极电极片的一部分作为不贡献于电容形成的引线部来使用,因此存在用于形成电容的面积受限这样的问题。另外,存在由于将多个引线部层叠并捆束而导致不贡献于电容形成的区域的占有率变高,且由于在多个阳极电极片间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见仁越户义弘松下惠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