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反应型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540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反应型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其通过利用油的非牛顿流体的特性,由控制信号产生的风扇旋转的反应速度优异。在高反应型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中,做成了如下的结构:将支承在固定了驱动圆盘的旋转轴体上的密封器盒的内部,由分隔板划分成贮油室和内装上述驱动圆盘的转矩传递室,由被供给到了转矩传递室内的油向被驱动侧传递驱动转矩,由依靠电磁铁进行动作的阀构件对油的流通路进行开闭控制;其特征在于:在驱动圆盘上,与上述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相向地设置了利用油的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将贮油室内的油扒出的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般追随外部周围的温度变化或旋转变化对机动车等中的发动机冷却用的风扇旋转进行控制的方式的流体式风扇离合器,更为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实现由控制信号产生的风扇旋转的反应的迅速化的高反应型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对机动车等中的发动机冷却用的风扇旋转进行控制而向发动机供给冷却送风量的风扇联结装置,存在温度感应型、外部控制类型等,作为温度感应型,例如,存在这样的风扇联结装置该风扇联结装置由具有油的供给调整孔的分隔板将由壳体和盖组成的密封器盒(外壳)的内部划分成贮油室和内装驱动圆盘的转矩传递室;在与旋转时油聚积的驱动圆盘的外周壁部相向的密封器盒侧的内周壁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坝,与其相连地在从 转矩传递室到贮油室之间形成循环流通路;并且在内部具备阀构件,该阀构件如果外部周围的温度等超过设定值,则开放上述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如果在设定值以下,则封闭上述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使设在驱动圆盘与上述密封器盒的外方附近的相向壁面上的转矩传递间隙部中的油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减,对从驱动侧向被驱动侧的密封器盒侧的转矩传递进行控制。此种风扇联结装置,一般是由薄长方类型或涡旋类型的双金属对气氛温度进行检测,与此检测值相应地对上述油供给调整孔的开度进行调整的方式(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作为外部控制类型,基本构造与上述温度感应型风扇联结装置同样,但此类型是由磁性材料制作开闭上述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的阀构件的由设在外部的电磁铁控制具有上述磁性的阀构件的方式,作为其构造,例如,存在将一对电磁铁设置在密封器盒的前面侧或后面侧,与该电磁铁相向地设置了开闭上述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的具有磁性的阀构件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3 6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公昭63-2104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3-6172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2-81466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3-239741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4-340373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6-1124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上述以往的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因为成为如下的结构由经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从贮油室供给到转矩传递室的油向密封器盒(壳体)传递驱动圆盘的驱动转矩,安装在该密封器盒上的风扇旋转,所以,由阀构件开闭的油供给调整孔被设在从动侧。因此,在此种以往的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的情况下,在风扇低速旋转时(OFF旋转)离心力变弱,与此相伴,油的供给量也变少,因此,提高风扇旋转速度时的反应变慢,存在以高速度使风扇旋转需要时间这样的缺点。进而,在扫雪车辆(在前格栅之前设置了用于耙雪的除雪板的车辆)中,前格栅前面的风速与周围的风速相比变慢,在发动机室内与前格栅周围发生压力差,或由来自地板下的扬起风产生与风扇相反方向的风的流动,由此,风扇的旋转速度显著变低,存在提高风扇旋转速度时的反应变慢或不反应,风扇的旋转速度不提高,产生过热这样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消除上述的以往的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的缺点而作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通过利用油的非牛顿流体的特性,提供一种由控制信号产生的风扇旋转的反应速度优异的高反应型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高反应型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将经轴承支承在旋转轴体上的密封器盒 的内部,由具有油的供给调整孔的分隔板划分成贮油室和内装驱动圆盘的转矩传递室,上述旋转轴体在前端部固定了上述驱动圆盘;在与旋转时的油聚积的驱动圆盘的外周壁部相向的密封器盒的内周壁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坝,与其相连地在转矩传递室与贮油室之间形成油循环流通路;具备如果外部周围的温度超过设定值则将上述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开放,如果在设定值以下则封闭上述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的阀构件;使由驱动侧和被驱动侧构成的转矩传递间隙部中的油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减而对从驱动侧向被驱动侧的旋转转矩传递进行控制;该风扇联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驱动圆盘上,与上述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相向地设置了利用油的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将贮油室内的油扒出的机构。另外,因为牛顿流体的运动方向仅在力施加的一方向作用,所以,油发生分散空洞化(油膜断开),与此相对,由于非牛顿流体的运动方向在力施加的方向及垂直、水平方向都同时地作用,所以,不发生分散空洞化(油膜断开)(非牛顿流体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将上述贮油室内的油扒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与设在上述驱动圆盘的背面上的与该圆盘一体或另成一体的环或环状突起构成;上述环或环状突起在与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相向的面上具有平坦面,而且与分隔板隔开所希望的间隙(间隔)地设置。另外,最好是,上述环或环状突起,在与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相向的平坦面上具有放射状槽;进而,上述环或环状突起是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或橡胶(例如氟类橡胶等)制。另外,由于设置在上述环或环状突起与分隔板之间的间隙(间隔),基本上是越小则剪切力(摩擦力)越大,所以,反应变好。如果考虑其反应性,则作为此间隙(间隔)的最佳值,虽然不特别限定,但最好为O. 3 O. 7mm左右。其理由是因为,如果不到O. 3mm,则由风扇旋转速度高时的离心力产生的大的油的供给由与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接近的该环或环状突起妨碍,有时不能充分地供油,不能达到最高转速,与此相对,如果超过O. 7mm,则由该环或环状突起与油的剪切力产生的油的扒出效果显著受损,不能期待使提高风扇旋转速度时的反应速度变快的效果。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高反应型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由于通过在转矩传递室内的驱动圆盘上设置了利用了油的非牛顿流体的特性的油扒出机构,由与驱动圆盘一体地旋转的环或环状突起的作用将贮油室内的油扒出,所以,即使在风扇低速旋转时,油向转矩传递室内的供给量也增加,起到能够实现由控制信号产生的风扇旋转的反应的迅速化这样的优异的效果,而且,构成油扒出机构的环或环状突起,对原有的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也不会导致大的成本上升,具有容易适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高反应型流体式风扇联结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纵剖面侧视图。图2为放大表示图I的装置的要部的纵剖面侧视图。 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图4为例示本专利技术的环或环状突起的、与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相向的面的形状的种类的图,(A)为表示平的平坦面的俯视图,(B)为表示在平坦面上形成了放射状槽的形状的俯视图,(O为在平坦面上形成了放射状突起的形状的俯视图,(D)为表示在平坦面上形成了迷宫的形状的俯视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环或环状突起的截面构造的一例的说明图,(A)为表示将与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相向的面的外端面侧倾斜地切掉了的带斜面的截面构造的放大剖视图,(B)为表示同样地将与分隔板的油供给调整孔相向的面的外端面侧呈台阶状地切掉了的带台阶的截面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图6为表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中的通常的OFF旋转(500rpm)时的电磁铁进行励磁,调查了直到转矩传递为止的反应速度的结果的图。图7为表示同样从控制成设想了实施例I中的扫雪车辆中的问题的OFF旋转(150rpm)的状态对电磁铁进行励磁,调查了直到转矩传递为止的反应速度的结果的图。图8为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通常的OFF旋转(500rpm)时对电磁铁进行励磁,调查了直到转矩传递为止的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雅人菅原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