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敦力公司专利>正文

经导管瓣膜结构和用于瓣膜输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446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0:53
一种带瓣膜支架,该带瓣膜支架包括:支架结构,该支架结构具有带有内部区域的大体管状本体部分、第一端、第二端以及纵向轴线;瓣膜结构,该瓣膜结构包括多个小叶并且定位在支架结构的内部区域内;以及可翻转结构,该可翻转结构从支架结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个端部延伸出。可翻转结构可相对于支架结构的延伸出该可翻转结构的端部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导管瓣膜的植入。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经皮植入假体心脏瓣膜的经导管瓣膜结构、输送 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病变的或者以其它方式有缺陷的心脏瓣膜可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心脏瓣膜手术来修复或置换。一种常见类型的心脏瓣膜手术是在普通麻醉下进行的开放式心脏手术过程,在此过程中心脏停止且血流由心肺旁路机来控制。这种类型的瓣膜手术是高度侵入性的,并且会将病人暴露于多种潜在的风险中,诸如感染、中风、肾衰竭以及例如与心肺旁路机的使用相关的不利作用。由于开放式手术步骤的缺点,越来越感兴趣的是心脏瓣膜的最小侵入性经皮置换。此种外科手术技术包含在患者皮肤内产生相对较小的开口,由此通达脉管系统。然后,经由类似于导管的输送装置将瓣膜组件插入患者体内并输送至心脏。这种技术经常对于诸如上述开放式心脏手术过程的侵入性较大的手术形式是较佳的。各种类型和构造的假体心脏瓣膜被用于经皮瓣膜手术中以置换病变的天然人体心脏瓣膜。任何特定的假体心脏瓣膜的实际形状和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被置换的瓣膜(即,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一般来说,假体心脏瓣膜的设计试图复制被置换瓣膜的功能,并因此将包括瓣膜小叶状结构。这些小叶状结构可用于心脏瓣膜假体,这包括使用天然瓣膜材料(例如,猪瓣膜)来制造心脏瓣膜。更确切地说,这些生物假体置换瓣膜包括带瓣膜段,该带瓣膜段以某种方式安装于可扩张支架或框架结构内以制成带瓣膜的支架。为了制备这种用于经皮植入的瓣膜,一种类型的带瓣膜的支架起初可设置在已扩张或未褶缩状况下,然后褶缩或压缩在导管的气囊部周围,直至带瓣膜的支架尽可能接近导管的直径。在希望使支架扩张时,例如在支架处于其所期望的植入位置时,气囊膨胀,以提供特定的向外径向力以实现特定的支架扩张。在其它经皮植入系统中,带瓣膜支架的支架可由自扩张材料制成。借助于这些系统,带瓣膜的支架褶缩到期望的尺寸,并例如用套管保持在该压缩状态。使套管从该带瓣膜的支架缩回允许支架在例如处于病人内期望位置时扩张到较大的直径。借助于这些类型的经皮支架输送系统,通常不必以传统方式将假体心脏瓣膜缝合至病人天然组织。尽管经皮瓣膜置换技术和装置已有进步,但一直希望提供不同的支架或框架结构以及输送系统,来用于以侵入性最小和经皮的方式将心瓣膜输送到植入位点。还持续地期望能够在植入过程中控制瓣膜的入流侧,以控制身体内的布置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能用在患者解剖结构的多个区域中,其中一个特定的示例构造包括将新的或置换主动脉经股动脉输送至患者的天然主动脉瓣区域。采用本专利技术,医师能更清楚地确定瓣膜在完全展开之前在患者体内的最终位置。这样,可调节瓣膜的位置以使瓣膜在患者体内的布置优化。应注意到,在使用其它可获得的系统来植入装置时,一旦可植入的装置附连于输送导管,则在不留下对于植入装置的功能不必要的任何部件的情形下,该装置有时会难于与导管脱开,与此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可植入装置通过使用附连于置换瓣膜的入流周缘的可翻转结构而克服了该问题。提供该可翻转结构以固定地附连于输送系统,易于通过对输送系统和支架的特定操纵而与输送系统脱开,并且一旦植入的瓣膜或装置已展开则还为该植入瓣膜或装置提供额外的结构完整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 括边缘(例如,装置的入流边缘),能够通过将该边缘直接附连于输送导管而对该边缘进行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当将可植入的装置或瓣膜加载到导管或输送系统上时,该装置的可翻转结构定位成最接近输送系统的远侧梢端,且瓣膜及其架子、框架或支架位于可翻转结构近侧。于是,可翻转结构可被认为处于翻转状态。当该装置展开时,可翻转结构运动至不再翻转的状态,而是位于或定位于瓣膜架子的内部。于是,能够为展开的瓣膜提供附加的径向力和更佳的裙部并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可翻转结构附连于管腔内输送的心脏瓣膜的入流端,然而应理解的是,可翻转结构也可用于使用管腔内和/或经导管输送方法输送的其它装置。可翻转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认为相对于瓣膜翻转,然后例如利用链轮或心轴机构附连于导管梢端或其它的输送系统结构。瓣膜的入流端在导管的梢端区域中保持向下,由此使得该装置能精确地定位在心脏内。可翻转结构然后能缓慢地展开,这使得心脏瓣膜结构在释放之前能完全并置。在释放时,可翻转结构会回复至非翻转位置,在该非翻转位置,可翻转结构会抵靠于瓣膜结构或处于瓣膜结构内。此种附加结构的一个优点是使支架的一部分具有附加层,该附加层能使得整个结构为植入支架的周围器官提供附加的径向力。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可翻转结构附连于带支架经导管心脏瓣膜的一个端部,使得在输送和展开过程中,该可翻转结构能为带支架瓣膜提供附加的长度,而在带支架瓣膜展开之后,该瓣膜的总长度不会增大。这是由于可翻转结构转动或翻转,以在支架结构展开之后邻近于支架结构,从而这不会增大支架机构的总长度。附图说明借助于附图将进一步阐释本专利技术,其中在几个视图中,类似的结构用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且其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连有支架或框架结构的输送系统的远侧部分的正视图,其中输送系统的套管相对于支架缩回;图2是图I所示输送系统的支架和远侧部分的正视图,其中套管进一步缩回;图3是图I和2所示输送系统的支架和远侧部分的立体图,示出在支架开始释放时该输送系统的捕获机构或可翻转结构;图4是图1-3所示输送系统的支架和远侧部分的立体图,示出在可翻转结构处于从输送系统进一步释放的位置中时的可翻转结构;图5是图1-4所示输送系统和支架的远侧部分的正视图,示出刚好在从输送系统完全释放之前的可翻转结构,其中可翻转结构相对于输送系统的纵向轴线处于大约90度;图6是图1-5所示输送系统和支架的立体图,示出相对于支架处于其释放位置的可翻转结构,该可翻转结构附连于该支架;图7是输送系统的支架和远侧部分的示意正视图,该支架处于其压缩状态;图8是图7所示输送系统和支架的示意正视图,该支架处于局部展开状态;图9是图7和8所示输送系统和支架的示意正视图,该支架处于进一步展开状态;图10是图7-9所示输送系统和支架的示意正视图,该支架处于其完全展开状态;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架和所附连的可翻转结构的一部分的示意正视图;以及图12是图11所示支架和可翻转结构的示意正视图,且可翻转结构相对于支架结构处于非翻转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在此所提及地,用在各种装置和方法中的假体心脏瓣膜可包括各种不同的构造,诸如具有组织小叶的假体心脏瓣膜或具有聚合物、金属或组织设计的小叶的合成心脏瓣膜,并可为置换任何心脏瓣膜而专门构造。此外,虽然本文的大部分描述涉及主动脉瓣的置换,但本专利技术的假体心脏瓣膜一般也可用于置换天然二尖瓣、肺动脉瓣或三尖瓣,用作为静脉瓣,或者用于置换诸如在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之类区域内的失效生物假体。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用于心脏瓣膜置换装置和系统,而是可用于各种脉管装置和系统,例如可用于支架移置件、支架、腔静脉过滤器、封堵器等等。通常,本文所述支架或支架框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支承结构,这些支承结构包括相对于彼此设置的多个支撑件或线材部,以向心脏瓣膜提供期望的可压缩性和强度。下文还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架或支架框的特定结构的其它细节;然而,一般而言,本文所描述的支架或支架框通常是管状支承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J·拉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美敦力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