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前端盖、机座、电机主体、后端盖及风扇罩,机座左端设置有前端盖,机座右端设置有后端盖,所述的风扇罩设置在后端盖的右侧,其左端套在后端盖上;电机主体设置在机座内中间设置有转轴;它还包括电机风扇、导流圆扇、弹簧及导流圆扇端盖,所述的导流圆扇和电机风扇依次套在转轴上,弹簧套在转轴上设置在导流圆扇的中心管内。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可以避免以往因机座内部温度高而使得电机风扇吹热风的弊端,从而达到快速降温散热的效果,它操作简单,降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一种机械电子设备应用广泛,电机在工作时会散发出很大热量,因而在电机的尾部设置有风扇来降温,以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不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导致电机烧毁损坏。现在的市场上采用的降温方式一般情况是通过风扇以及设置在电机外壳上的散热筋来散热,由于电机工作时机座内部温度很高,因而风扇吹出的风也是热,导致降温效果不明显,易损坏电机。故有必要对现有电机利用风扇散热技术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采用在电机风扇前设置导流圆扇,在导流圆扇中的六根支撑连接片中加入冷却液,当电机风扇旋转开始工作时,电机风扇吹出的风吹到导流圆扇上,使导流圆扇旋转,由于导流圆扇里设置有冷却液,因而使电机风扇吹出的风是低温的风,改善了以往因机座内部温度高使得电机风扇吹出的是热风弊端,从而达到快速降温散热的效果,它操作简单,降温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前端盖、机座、电机主体、后端盖及风扇罩,机座左端设置有前端盖,机座右端设置有后端盖,所述的风扇罩设置在后端盖的右侧,其左端套在后端盖上;电机主体设置在机座内中间设置有转轴;它还包括电机风扇、导流圆扇、弹簧及导流圆扇端盖,所述的导流圆扇和电机风扇依次套在转轴上,弹簧套在转轴上设置在导流圆扇的中心管内,中心管左端设置有导流圆扇端盖。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圆扇由圆形隔块、中心管、六根支撑连接片和外圆框组成,所述的导流圆扇中心设置有轴孔,中心管设置在轴孔外侧上,圆形隔块设置在轴孔内侧上,轴孔上均匀设置有六根支撑连接片与外圆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六根支撑连接片内部是中空的,设置有冷却液。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采用在电机风扇前设置导流圆扇,在导流圆扇中的六根支撑连接片中加入冷却液,当电机风扇旋转开始工作时,电机风扇吹出的风吹到导流圆扇上,使导流圆扇旋转,由于导流圆扇里设置有冷却液,因而使电机风扇吹出的风是低温的风,改善了以往因机座内部温度高使得电机风扇吹出的是热风弊端,从而达到快速降温散热的效果,它操作简单,降温效果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导流圆扇的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说明 I、前端盖;2、机座;3、电机主体;31、转轴;4、后端盖;5、风扇罩; 6、电机风扇; 7、导流圆扇;71、圆形隔块; 72、中心管;73、支撑连接片;74、外圆框;75、轴孔8、弹簧; 9、导流圆扇端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前端盖I、机座2、电机主体3、后端盖4及风扇罩5,机座2左端设置有前端盖I,机座2右端设置有后端盖4,所述的风扇罩5设置在后端盖4的右侧,其左端套在后端盖4上;电机主体3设置在机座2内中间设置有转轴31 ;它还包括电机风扇6、导流圆扇7、弹簧8及导流圆扇端盖9,所述的导流圆扇7和电机风扇6依次套在转轴31上,弹簧8套在转轴31上设置在导流圆扇7的中心管72内,中心管72左端设置有导流圆扇端盖9。所述的导流圆扇7由圆形隔块71、中心管72、六根支撑连接片73和外圆框74组成,所述的导流圆扇7中心设置有轴孔75,中心管72设置在轴孔75外侧上,圆形隔块71设置在轴孔75内侧上,轴孔75上均匀设置有六根支撑连接片73与外圆框74相连;所述的六根支撑连接片73内部是中空的,设置有冷却液。 用本专利技术冷却电机时,不仅可以避免以往因机座内部温度高而使得电机风扇吹热风的弊端,从而达到快速降温散热的效果,而且它存在安全隐患,操作简单。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前端盖(I)、机座(2)、电机主体(3)、后端盖(4)及风扇罩(5 ),机座(2 )左端设置有前端盖(I),机座(2 )右端设置有后端盖(4 ),所述的风扇罩(5 )设置在后端盖(4)的右侧,其左端套在后端盖(4)上;电机主体(3)设置在机座(2)内中间设置有转轴(3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机风扇(6)、导流圆扇(7)、弹簧(8)及导流圆扇端盖(9),所述的导流圆扇(7)和电机风扇(6)依次套在转轴(31)上,所述弹簧(8)嵌套在转轴(31)上,弹簧(8)设置在导流圆扇(7)的中心管(72)内,中心管(72)左端设置有导流圆扇端盖(9)。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圆扇(7)由圆形隔块(71)、中心管(72)、六根支撑连接片(73)和外圆框(74)组成,所述的导流圆扇(7)中心设置有轴孔(75),中心管(72)设置在轴孔(75)外侧上,圆形隔块(71)设置在轴孔(75)内侧上,轴孔(75)上均匀设置有六根支撑连接片(73)与外圆框(74)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根支撑连接片(73)内部是中空的,设置有冷却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前端盖、机座、电机主体、后端盖及风扇罩,机座左端设置有前端盖,机座右端设置有后端盖,所述的风扇罩设置在后端盖的右侧,其左端套在后端盖上;电机主体设置在机座内中间设置有转轴;它还包括电机风扇、导流圆扇、弹簧及导流圆扇端盖,所述的导流圆扇和电机风扇依次套在转轴上,弹簧套在转轴上设置在导流圆扇的中心管内。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可以避免以往因机座内部温度高而使得电机风扇吹热风的弊端,从而达到快速降温散热的效果,它操作简单,降温效果好。文档编号H02K9/04GK102857026SQ20121034408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谭富光 申请人: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前端盖(1)、机座(2)、电机主体(3)、后端盖(4)及风扇罩(5),机座(2)左端设置有前端盖(1),机座(2)右端设置有后端盖(4),所述的风扇罩(5)设置在后端盖(4)的右侧,其左端套在后端盖(4)上;电机主体(3)设置在机座(2)内中间设置有转轴(3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机风扇(6)、导流圆扇(7)、弹簧(8)及导流圆扇端盖(9),所述的导流圆扇(7)和电机风扇(6)依次套在转轴(31)上,所述弹簧(8)嵌套在转轴(31)上,弹簧(8)设置在导流圆扇(7)的中心管(72)内,中心管(72)左端设置有导流圆扇端盖(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富光,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