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再充电电池
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大体上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衬垫和端子结构的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不同于不可再充电的一次电池,可再充电电池为可再充电的电池。低容量可再充电电池可用于小型可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可携摄像机,而大容量电池可用作用于驱动诸如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的马达的电源或者大容量功率存储设备。近来,已开发了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高输出可再充电电池。该高输出可再充电电池由大容量电池模块构造,在大容量电池模块中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彼此串联连接,以用于需要大功率的设备(例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或类似物)的马达。可再充电电池可构造为具有圆柱形形状、方形形状或类似形状。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再充电电池的壳体中的电解质溶液渗进电极端子与盖板之间,由此导致电极端子与盖板之间的电短路。另外,可再充电电池的壳体中的电解质溶液可泄漏到壳体之外。在该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进对所述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并且因此其可能包含不形成对该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各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在壳体中的电极组件;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铆钉,该铆钉包括:第一铆钉法兰和第二铆钉法兰;和在所述第一铆钉法兰和所述第二铆钉法兰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衬垫,所述衬垫包括:构造为与所述第一铆钉法兰联接的第一衬垫法兰;和构造为与所述第二铆钉法兰联接的第二衬垫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30 US 61/503,160;2011.09.24 US 13/244,381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在壳体中的电极组件;联接到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铆钉,该铆钉包括:沿第一方向和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铆钉法兰;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铆钉法兰,所述第二铆钉法兰从所述第一铆钉法兰的一侧边延伸;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铆钉法兰,所述第三铆钉法兰从所述第一铆钉法兰的与所述第二铆钉法兰延伸的所述一侧边朝向相反的另一侧边延伸;在所述第一铆钉法兰和所述第二铆钉法兰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衬垫,所述衬垫包括:构造为与所述第一铆钉法兰联接的第一衬垫法兰,所述第一衬垫法兰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构造为与所述第二铆钉法兰联接的第二衬垫法兰,所述第二衬垫法兰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衬垫法兰从所述第一衬垫法兰的一侧边延伸;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衬垫法兰,所述第三衬垫法兰从所述第一衬垫法兰的与所述第二衬垫法兰延伸的所述一侧边朝向相反的另一侧边延伸,并构造为与所述第三铆钉法兰联接;绝缘构件,所述绝缘构件具有构造为容纳所述第一铆钉法兰、所述第二铆钉法兰、所述第三铆钉法兰以及所述衬垫的联接槽,其中所述第二铆钉法兰和所述第三铆钉法兰分别紧密地设置到所述第二衬垫法兰和所述第三衬垫法兰上,以设置在所述联接槽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衬垫法兰在尺寸上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铆钉法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二衬垫法兰在尺寸上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铆钉法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铆钉进一步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盖板的柱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衬垫具有通孔,并且其中所述铆钉的所述柱部延伸穿过所述衬垫的所述通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柱部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并垂直于所述柱部的高度方向,所述衬垫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延伸的衬垫主体,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