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蓄电设备、蓄电系统、电子装置、和电动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313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设备、蓄电系统、电子装置、和电动车辆。一种具有容纳于壳体中的电池单元的蓄电设备,包括:正负两极的外部端子,用于提供从壳体外部到电池单元的相应正极和负极的电连接;以及电子部件,其中仅在正负两极中至少一个外部端子与电池单元的连接被切断时,才能够访问电子部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有容纳于壳体中的多个蓄电元件的蓄电设备、以及使用来自蓄电设备的电力的蓄电系统、电动车辆、电子装置、以及电力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发现了诸如锂离子电池的蓄电池与诸如太阳能电池以及风力发电的新能源系统结合,在用于存储电力的蓄电设备、汽车电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为了生成大输出,在使用例如单元电池(也叫做电池单元,在下面描述中,适当时简称为电池)的很多蓄电元件的情况下,采用多个蓄电模块彼此串联的配置。蓄电模块被形成为多个(例如,八个)电池彼此并联和/或串联,从而构成电池块(battery block)。很多电池块位于外部壳体中,如此形成蓄电模块(也叫做组合电池)。作为示例,蓄电设备单体的输出电压设定在几十伏。多个这种蓄电设备彼此串联,从而获得几百伏的输出电压。特别地,在如上所述生成高电压的情况下,必须考虑防止电击。在例如下面的专利文献I中描述了一种配置,在该配置中为防止在更换汽车电池时的电击,当更换废旧电池时定位销安装至孔时隔离开关被关闭。当隔离开关被关闭时,对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的供电被切断,从而确保安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0-1846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面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专利技术利用在电池被更换时会上下移动的致动器的移动。然而,存在的问题在于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专利技术未应用于不具有这种上/下机制的蓄电设备。另外,在多个蓄电设备被连接和使用的情况下,对于多个蓄电设备设置公共控制器。在电池监控单元和公共控制器之间进行通信,使得每个蓄电设备的充电操作、放电操作等均由控制器控制。为了控制器从多个蓄电设备接收诸如电压的信息并控制每个蓄电设备的处理,将用于识别的地址分配给每个蓄电设备。蓄电设备的配置相同,并且由用户将唯一的地址设定至每个蓄电设备。如果对其执行地址设定的电子部件设置在壳体内,则为了电子部件的设定操作必须打开壳体的盖子,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以及电击。在不打开壳体盖子而通过设置在壳体中的开口设定电子部件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从而,从工作效率的观点出发,期望将电子部件暴露在壳体外。然而,对于这种配置,如果附近的电压输出端子被触碰,则仍然存在电击的危险,在安全方面这是成问题的。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从壳体外部访问电子部件并且进一步地,在对电子部件执行设定操作时能够可靠地预防电击危险的蓄电设备、可以应用于蓄电设备的连接设备、以及使用来自蓄电设备电力的蓄电系统、电子装置、电动车辆以及电力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蓄电设备是具有容纳于壳体中的电池单元的蓄电设备,该蓄电设备包括正负两极的外部端子,用于提供从壳体外部到电池单元的相应正极和负极的电连接;以及电子部件,其中仅当正负两极的外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与电池的连接被切断时,电子部件才可以被访问。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容纳于相同壳体中的电池单元和电子部件的蓄电设备,该蓄电设备包括正负两极外部端子,用于提供从壳体外部到电池单元的相应正极和负极的电连接;以及连接单元,被配置为切换正负两极的外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与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状态,其中连接单元仅当连接状态处于断开状态时才使电子部件能够被访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连接设备,包括插入至电源线中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连接单元,通过该单元实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彼此接触的状态以及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中的至少一个与另一个分离的状态;以及盖板,与支撑连接单元的支撑部件一体形成并阻止对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附近的电子部件进行访问。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与连接单元一体形成的盖板被设计为阻止对于电子部件 的访问。为了访问电子部件,连接单元被拉出使得盖板被移走。当连接单元被拉出时,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的连接被切断,并且电压不输出到外部端子。从而,可以防止遭到来自外部端子电击的危险。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了蓄电模块的概览的框图;图2是示出了蓄电模块的电配置的框图;图3是示出了母线(bus bar,汇流线)已被移走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母线已被安装的状态的透视图;图5是蓄电模块的后视图;图6是一部分壳体已被切掉的蓄电模块的平面图;图7A和7B是母线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了母线已被安装在连接器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了蓄电系统的应用示例的框图;图10是示出了蓄电系统的应用示例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注意,由于下面将要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的优选具体示例,所以施加了各种技术上优选的限定。然而,本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除非在下述描述中给出限制本技术的描述。“蓄电模块的概览”在例如蓄电池单元(下文中称为电池)的很多蓄电元件用于生成大输出的情况下,采用如下配置多个蓄电设备(下文中称为蓄电模块)被连接并且对于多个蓄电模块公共地配置控制装置。这种配置称为电池系统。蓄电模块是多个电池单元和控制器相组合的单元。如图I中所示,蓄电模块I具有位于壳体中、彼此串联的电池BTl至BTN。电池BTl至BTN的正极侧的端子通过保险丝连接到充当第一导体的连接器3a。另一个连接器3b设置在连接器3a附近。连接器3b连接到正极侧的外部端子4。电池BTl至BTN的负极侧上的端子连接到负极侧的外部端子5。壳体内部,用于连接的金属板,例如母线,用于实现电池之间或包括多个电池的电池块之间的串联。母线是长条形状的金属。可拆卸母线11被设置为关于连接器3a和3b的连接单元。母线11具有如下配置导电板被弯曲从而具有一对板状突起12a和12b以及安装在支撑板13的一个表面上的导电板基部。作为支撑板13的一端被延伸的结果,形成盖板14。而且,把手15形成在支撑板13的另一个表面上。具有盖板14和把手15的支撑板13例如是合成树脂的模制产品。例如,连接器3a和3b具有间隙(狭缝),在该间隙中它们的弹簧接触板被制成彼此面对。作为母线11的板状突起12a和12b被插在连接器的间隙中的结果,连接器3a和3b通过母线11连接(导通)。另一方面,作为母线11的板状突起12a和12b从连接器 的间隙被拉出的结果,连接器3a和连接器3b被断开(非导通)。如上所述,可以在母线11被插入至连接器3a和3b的连接状态以及母线11从连接器3a和3b被拉出的非连接状态之间切换。在图I中,虽然省略说明,但是例如对其执行蓄电模块的地址设定的电子部件被布置在连接器3a和3b附近。在母线11被插至连接器3a和3b中的连接状态中,盖板14遮挡了电子部件的操作表面的前侧上的窗口。也就是,在连接状态中,阻止了对于电子部件的访问。另一方面,当母线11从连接器3a和3b拉出时,设定单元的操作表面的前侧上的窗口打开,使通过经过窗口对操作表面进行操作来设定例如蓄电模块的地址成为可能。仅当母线11被移走并且操作表面的前侧上的窗口打开时,对于操作表面的访问才变为可能,进而电子部件的设定操作变为可能。与在壳体内部操作电子部件相比,通过从壳体外部执行设定操作可以改善工作效率,并且增加安全性。特别地,在多个蓄电模块彼此串联的情况下,整体上高阶蓄电模块的内部电路的电势高于低阶蓄电模块的内部电路的电势。由于内部不设置电子部件,因此可以改善安全性。另外,由于高电压未输出到外部端子4,因此可以消除在设定操作时由于与外部端子4接触导致的电击危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容纳于壳体中的电池单元的蓄电设备,所述蓄电设备包括:正负两极的外部端子,用于提供从所述壳体外部到所述电池单元的相应正极和负极的电连接;以及电子部件;其中,仅当所述正负两极的所述外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池单元的连接被切断时,所述电子部件才能够被访问。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2.09 JP 2010-2743811.一种具有容纳于壳体中的电池单元的蓄电设备,所述蓄电设备包括 正负两极的外部端子,用于提供从所述壳体外部到所述电池单元的相应正极和负极的电连接;以及电子部件; 其中,仅当所述正负两极的所述外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池单元的连接被切断时,所述电子部件才能够被访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电设备,进一步包括 连接单元,被配置为切换所述正负两极的所述外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状态。3.一种具有容纳于同一壳体中的电池单兀和电子部件的蓄电设备,所述蓄电设备包括 正负两极的外部端子,用于提供从所述壳体外部到所述电池单元的相应正极和负极的电连接;以及 连接单元,被配置为切换所述正负两极的所述外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状态;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使所述电子部件仅在所述连接状态为断开时才能够被访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设备, 其中,所述正负两极的所述外部端子安装在所述壳体中, 所述蓄电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一导体,连接到与所述正负两极的所述外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 第二导体,连接到所述正负两极的所述外部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以及 盖板,与所述连接单元一体形成,被配置为阻止对所述电子部件的访问,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间的连接状态与非连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附近,以及仅当所述连接单元使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处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达龙也熊谷英治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