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充电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14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具有过充电保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一电极;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部分;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部分的短杆;以及从所述壳体延伸的伸缩式构件,所述短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伸缩式构件上方,并且在所述短杆与所述伸缩式构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伸缩式构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过充电状况而将所述短杆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短杆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用于混合动力车(HEV)的棱柱形可再充电电池具有优于圆柱形可再充电电池的 散热效率,并且在过充电时还具有比圆柱形可再充电电池高的安全性。因此,用于HEV的棱柱形可再充电电池并没有采用在电池过充电时中断电流的断 流装置(CID)。然而,混合动力车中的火花塞(PHEV)、电动车以及HEV要求大容量的可再充电电 池,使得电池的尺寸增大。这样,棱柱形可再充电电池变得更厚,而且棱柱形可再充电电池的散热效率依赖 于电池是在电池系统的内部还是外部而有所不同。因此,很难保证动力系统中的电池被过 充电时这些电池的安全性。在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 构成本国内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这种可再充电电池通过使其外部 电极端子短路并维持短路状态来提高过充电时可再充电电池的安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一电极;连 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部分;电连接至 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一电极;连接至所述壳体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部分;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部分的短杆;以及从所述壳体延伸的伸缩式构件,所述短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伸缩式构件上方,并且在所述短杆与所述伸缩式构件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伸缩式构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过充电状况而将所述短杆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从而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短杆短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相辕桥本达也全相垠金容三金孝燮金成培崔水石
申请(专利权)人:SB锂摩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