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描述 的技术总地涉及在纵向挤压条件下诱导盖板弯曲的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与原电池不同,可再充电电池能够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并包括例如镍氢电池、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并且以电池包(pack)的形式制造以广泛使用在便携电子装置诸如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和摄像放像机中。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通过堆叠正电极、负电极和插置在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的隔板而螺旋卷绕成果冻卷(jelly roll)形式;壳体,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质溶液;盖板,密封壳体的上开口 ;以及电极端子,安装在盖板中并电连接到电极组件。例如,壳体可以具有圆筒形或正方形并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当壳体被相对于正方形壳体的上下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施加的压力挤压并变化时,也就是在纵向挤压条件下,盖板可能不弯曲或者盖板可能在不确定的点处弯曲。因此,由于壳体弯曲的问题,壳体可能沿随机方向弯曲,或者正电极和负电极可能在电极组件里面短路。可再充电电池的内部短路会导致燃烧或爆炸。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所描述的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含不形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所描述的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在纵向挤压条件下通过沿预定方向诱导盖板的弯曲来防止电池单元的内部短路。本专利技术还致力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在纵向挤压条件下通过沿预定方向诱导壳体的弯曲或折叠来防止电池单元的内部短路。本专利技术还致力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用于在纵向挤压条件下防止燃烧或爆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该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具有与背侧壁相反的前侧壁、与开口相反的底壁、以及将底壁连接到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具有与背侧壁相反的前侧壁、与开口相反的底壁、以及将所述底壁连接到所述前侧壁和所述背侧壁中的每个的接合部分,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壁、所述背侧壁和相应的接合部分都具有中心部分和在该中心部分的两侧的侧部分,所述前侧壁和所述背侧壁从所述开口延伸到所述底壁;电极组件,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盖板,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内从而将电极组件密封在所述壳体里面,该盖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以及电极端子,延伸穿过所述盖板且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壁和所述背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的厚度,其中所述接合部分的布置于所述中心部分内的部分的内弯曲表面的曲率大于所述接合部分的布置于所述侧部分内的部分的内弯曲表面的曲率。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8 US 61/512,732;2011.11.23 US 13/303,893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 壳体,具有与背侧壁相反的前侧壁、与开口相反的底壁、以及将所述底壁连接到所述前侧壁和所述背侧壁中的每个的接合部分,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壁、所述背侧壁和相应的接合部分都具有中心部分和在该中心部分的两侧的侧部分,所述前侧壁和所述背侧壁从所述开口延伸到所述底壁; 电极组件,布置在所述壳体内; 盖板,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内从而将电极组件密封在所述壳体里面,该盖板包括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以及 电极端子,延伸穿过所述盖板且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前侧壁和所述背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的厚度,其中所述接合部分的布置于所述中心部分内的部分的内弯曲表面的曲率大于所述接合部分的布置于所述侧部分内的部分的内弯曲表面的曲率。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盖板具有长的长度方向和从所述壳体的背侧壁延伸到前侧壁的相对更短的宽度方向,所述盖板在盖板的中心处被端子孔穿透,所述电极端子穿过该端子孔延伸,所述盖板还被电解质注入孔穿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布置在所述电解质注入孔和所述端子孔之间并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盖板的整个宽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布置在所述电解质注入孔和所述端子孔之间且沿所述宽度方向仅延伸所述盖板的宽度的一部分。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包括两个弯曲诱导槽,在所述端子孔的两侧各有一个弯曲诱导槽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盖板的整个宽度。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包括两个弯曲诱导槽,在所述端子孔的两侧各有一个弯曲诱导槽且沿所述宽度方向仅延伸所述盖板的宽度的一部分。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布置在所述电解质注入孔与所述端子孔之间且沿与所述盖板的宽度方向形成一角度的方向延伸。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包括两个弯曲诱导槽,在所述端子孔的两侧各有一个弯曲诱导槽且沿与所述盖板的宽度方向形成一角度的方向延伸。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布置在所述电解质注入孔与所述端子孔之间且具有V形,该V形槽的顶点指向所述端子孔。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诱导槽包括两个弯曲诱导槽,在所述端子孔的两侧各有一个弯曲诱导槽,每个弯曲诱导槽具有V形,每个V形槽的顶点指向所述端子孔。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宰一,吉尾英明,李炅根,金镇郁,郑志完,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