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容器真空干燥浸渍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237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电容器真空干燥浸渍的处理方法,包括:将电力电容器进行加热至80℃~90℃;将电力电容器内部温度降至70℃~80℃,真空罐内气体分压力真空度逐步提高到约0.5~1Pa;开启位于电力电容器外壁的超声波发生部件,并将电力电容器内部温度降至40℃~60℃,真空罐气体分压力0.2~0.5Pa,同时伴随向电力电容器壳体内缓慢注入绝缘介质油,时间为8~22h;在电力电容器内部注满绝缘介质油后,维持超声波开启状态,将电力电容器内部温度降低并维持在30℃~40℃,真空罐内真空度控制在气体分压力约0.2~0.5Pa。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绝缘介质油中融入的气体、被缘介质油封入固体介质层间及介质与铝箔层间的局部少许低真空气体更容易被排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器真空干燥浸溃的处理方法,属于电力电容器

技术介绍
现在电力电容器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电力电容器真空脱气、干燥与浸溃处理都是将电力电容器半成品放在真空罐内采用双抽单注或群抽单注或群抽浸泡式的处理方法,产品浸溃质量与真空度、温度和时间有关尤其与真空度密切相关,但因受整个真空浸溃系统的空间较大、漏气点多密封性难以保证、所有材料在极高真空环境下均会析气、液体介质有饱和蒸汽压存在和真空设备本身极限真空度的限制,所以真空度的提高是有限的,现有设备可达真空度气体分压强为0. IPa,因此通过提高真空度改善产品性能 已接近其极限;另一方面电容器元件固体介质层间缝隙很小,一般只有0. 5 I. 5 iim,而同时液体介质有一定的粘度,如被液体介质封入固体介质层间及固体介质与铝箔层间的少许低真空气体(泡),此时就很难被排挤出来而由液体介质来填充,电力电容器真空浸溃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电容器元件固体介质层间及介质层与极板铝箔层间的空气完全排挤掉并由优质液体介质来填充,而如果固体介质层间及介质与铝箔层间有气泡存在那怕是极少数这样的气泡存在都将严重影响电力电容器的质量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容器真空干燥浸渍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此处理方法基于一浸渍装置,此浸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电力电容器(1)的真空罐(2)、存储绝缘介质油(3)的真空储油罐(4)和位于真空罐(2)内且在电力电容器(1)上方的小油槽(5),一真空泵系统(6)分别通过抽气管(7)和抽气注油管(8)连接到真空罐(2)和电力电容器(1);一导油管(9)将来自所述真空罐(2)内绝缘介质油(3)传输到小油槽(5)内,所述小油槽(5)底部与抽气注油管(8)之间通过一个注油管(10)连接;所述电力电容器(1)外壁设置有超声波发生部件(11a);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处理电力电容器(1)放置于所述真空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